议论文写作之逻辑严密
作者: 陈甜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儿童游乐园里,一个中年妇女正在兜售气球。忽然,狂风吹来,系在自行车后座的一大把气球不翼而飞。妇女束手,眼巴巴地看着气球向空中飘去……
有人拍下了气球飘走的瞬间,将它传在网上,并配了一段文字:抓不住就放手吧,你看那放手的一瞬间有多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次作文为材料感悟型作文,意在引导我们面对他人的困境与不幸,应当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在审题时不能抛开对事件的分析而片面地抓住某些词句当作关键词与核心观点。从材料看,兜售气球是中年妇女生计之所赖,狂风吹走气球是她无法预判的变故,也是她无能为力化解的经济损失,“眼巴巴”看着气球飘走的情态显然写出了她的无奈和不甘。因此,“放手”绝非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即使她最后以此安慰自己,旁观者也不能云淡风轻地将它化为一则美丽的“鸡汤”。在材料呈现的事实面前,我们可以作出合理化的解析,但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因气球在自己眼里不值钱而推断这一大把气球对于妇女来说必然是无关紧要的,是可以轻易放弃的。换而言之,旁观者目睹妇女遭遇后所发的感想,显然没有换位思考,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妇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它是一种未顾及他人处境的片面的美化。综上,面对这则材料,我们应该针对中年妇女的遭遇和“拍照人”的感想,作出自己的思考与评判。
原文在线
莫被片段欺骗,拨开迷雾看真
乐园中,一位妇女的气球被大风刮走。而斑斓的气球飞向天空,被网友称为放手后的美。当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只能看见生活的不易与艰辛。故我深思:于当今社会,我们不该为片段欺骗,要层层深入,窥见现实的真。(开篇引述材料,精准审题,点明观点。中心论点和正文可多次回扣标题,增强作文的连贯性和主题的一致性。)
如今网络快速发展,短时间内获得信息的渴望,让短视频应运而生。而在这些片段中,却常有“张冠李戴”“失去真相”的存在。这些虚假的信息,是有意引导,是曲解误会,需要我们拨开迷雾发现事情最基础的“真善美”。
我们常常因表象的迷惑,而失去真相。我们该如何发现片段下的真相呢?(“失去真相”有何危害?为何要“发现真相”呢?可进一步阐释。)能否了解全貌,是影响我们分辨度的重要因素。袁隆平院士曾因无意间触摸豪车而遭到人们非议,忽视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稻田中,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的卓越贡献。运动员吴艳妮的豪言壮语引来争议,掩盖了她背后刻苦训练的汗水与为国家荣誉奋斗的决心。(排例尽可能句式整齐,增强说理力度。)生活中亦是如此,我们需要找寻真正的、埋藏在片段背后的事实,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看到人们的欢笑与爱。
拨开迷雾,发现真相后再勇敢去追求美,社会才会“美美与共”。苏轼发现自己不被重用,却没有欺骗自我,而是随遇而安。艺术家发现戏剧渐渐落伍,却没有“假造声势”,而是使其与摇滚结合,步入现代年轻人的文化圈。张雨霏的坚持,丛飞的善良,让社会在迷蒙之下,拥有灿烂的阳光。(举例要紧扣论点,“苏轼随遇而安”“张雨霏”等并没有围绕“发现真相后再勇敢去追求美”的论点。)人们齐心协力将挂在枝头的气球取下,救出被困的鸟,让其展翅飞翔才是真正的美。
然而如今却有人为了流量,甚至是现实生活的利益,将真善美抛之脑后。如此过分的张冠李戴、曲解编造,是不可取的,坚决不可为。如今社会,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青少年更应做到了解真相,信息识别,相信自我,拨开迷雾看真相。让真善美发扬光大,让世界更美好。
◆升格建议
此篇作文结构完整,论点清晰,运用了多个实例来支撑论点,展现了良好的写作技巧和思考深度。但也有几点不足:一是作文采用破立结合的写法,破部分只谈“短视频”的危害,过于窄化,应拓展开来;二是举例可正反对举,让观点更加深刻全面;三是作文结尾部分稍显混乱,与前文重合。
化蝶之作
莫被片段欺骗,拨开迷雾看真
◎一考生
乐园中,一位妇女的气球被大风刮走。而斑斓的气球飞向天空,被网友称为放手后的美。然而,当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看到的不仅是气球的远去,更是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这让我深思:在当今社会,我们不应仅仅为片段式的视觉“美”所迷惑感动,而应当透过迷雾,去探索现实的真谛。(紧扣标题,多次呼应,增强作文内在逻辑。)
网络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短视频的繁荣,人们渴望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享受即时的快感。然而,在这些碎片化的影像中,真相往往被扭曲,事实被简化成“张冠李戴”的故事。这些片段,如同迷雾,遮掩了事物的本来面貌。它们可能源于自我的误解,也可能源自有意的误导,无论是哪一种,都偏离了“真善美”的核心。(点明“迷雾”产生的原因与危害,透过本质看问题。)
我们往往因表象的迷惑而错失真相,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放弃追求全面的理解。(表述严谨,上下文过渡自然。)了解全貌,是辨识事物本质的关键。袁隆平院士因摸了一下豪车被人指责,而他深深埋下的水稻种子,禾田上灿烂的金光却被人忽视。人们看见吴艳妮“狂妄”地发言,却不见她刻苦训练流下的汗珠和为国争光的勇气与决心。(调整后句式整齐,“却”使语句间逻辑关系更严密。)生活中,我们需剥开表面的喧嚣,深入挖掘片段背后的事实,方能捕捉到真正的美好与人性的光辉。
唯有拨开现实的迷雾,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苏轼在仕途受挫时,选择随遇而安,展现出的乐观精神;艺术家们面对戏剧的式微,没有盲目追求虚名,将其与摇滚音乐结合,勇于创新的精神。张雨霏的坚持,丛飞的善良,都在告诉我们,即使在迷雾重重的社会中,真善美依然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勇气与力量,去追寻生命中最真挚的意义。就像人们齐心协力将挂在树梢的气球取下,解救被困的小鸟,让它重新展翅高飞,这样的场景,才是真正的美。(点明拨开迷雾追寻“真善美”的价值,前后呼应,逻辑严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人为了流量或私利,不惜牺牲真善美,肆意篡改事实,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行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青少年尤其需要学会甄别信息,坚守内心的真实,不被表面的片段所蒙蔽。我们要做的是,拨开迷雾,以理性和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让真善美在社会中发扬光大,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努力而更加美好。(分层表述,反复扣题,思路清晰。)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重点提升了作文的逻辑连贯性,并通过具体事例加深了对“真善美”主题的阐述。同时,结尾部分鼓励青少年以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