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
作者: 黄艳铃
文题亮相
对我们的校园(村庄或小区等),你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还有你未曾留意的一小块天地;同一处景物,你也未必观察到它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以《我仿佛第一次走过 》为题,写一篇散文。
思路导引
这是一道写景抒情类的作文题。写作该类作文时,应注意:首先,抓住景物的特征。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选择了皇城人海的一椽破屋、秋槐的落蕊、衰弱的蝉鸣、秋天的果树来写,体现了北平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其次,写景是途径,抒情才是目的。如果仅有景物的描绘,缺少情感的升华,那么作文就会缺乏深层意蕴。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礼赞白杨树笔直的枝干、顽强的生命等,实际是赞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及具有这种精神的民众。再次,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不应该是割裂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才能写出感人的写景抒情散文。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高度暗合了作者失落、悲伤甚至绝望的心境。最后,注意语言的诗情画意。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各种感官描写,注重语言的锤炼,把对景物的审美发现传达给读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把花叶若有若无的清香形象地比喻为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将花叶在月光下朦胧的美态比作笼着轻纱的梦,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梦幻般的美。
回到作文题,本题是一个半命题式作文,“我仿佛第一次走过 ”中的关键词是“仿佛”“第一次”,那么就意味着其实这个地方(景物)是我们原本熟悉的,只是之前未曾留意或观察到它的变化。写作时,不仅要写出我们观察到的新东西,更应该写出这新的发现给予我们的感悟、启示等。写出过往景物的“新”是表,感悟的“新”才是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