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选)

作者: 刘毅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敬畏之心不可或缺。以往,一些地区的人们盲目“向沙漠进军”,围湖造田,填海造地……结果不但没有征服自然界,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如今,人们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而且在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时,注重遵循自然规律,注重利用大自然自身的力量,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日益恢复生机活力。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必由之路。既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也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而是坚持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6.2%,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25.9%,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锚定目标、锲而不舍,蓝天白云重新展现,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将以一个个动人中国故事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以一项项扎实有力行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1月4日,有删改)

◆含英咀华

本文为一篇时评,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典型社会事例,深入剖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作者以理性、有深度的视角,强调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作用,文章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思考价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