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滋有味读《人间滋味》
作者: 李迎洁读书笔记
这两天闲了下来,为排解内心的空虚,我来到了久违的书屋,用手指轻轻滑过书架上一排排书的封面,莫名其妙地,选中了汪曾祺的《人间滋味》。坦白地说,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揣测着这一定又是一本讲述社会的纷繁错综和人情冷暖之类的著作,看后结果却令我出乎意料。一篇篇短文的形式,一个个味蕾的诱惑,一个个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我怀着欣赏美食的态度读完了整本书。
《人间滋味》是一部集美食、文化、情感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中国的许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经过一番‘讲究’之后,便成了人间至味。”这是汪老在《人间滋味》一书中,给读者讲述的一个重要观点。对于食事,汪老有自己的“饮食哲学”。他主张“吃各有类”:“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比如,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傣族人爱吃苦肠……他们爱吃,你管得着吗?”“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这种饮食理念,与其说是对吃的一种新的认知,不如说是对中国饮食文化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的一种诠释。中国的饮食文化正是源于这种包容的理念,才源远流长,摇曳多姿,立于世界饮食之林。
汪曾祺是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巨匠、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纯粹的文人”。读他的文字,心态会变得平和起来,生活也变得多味起来。煎炒烹炸、焖熘熬炖、焯腌拌蒸,明明是最平常普通的日常餐食,他却深得其中乐趣,并将这种厨事之乐传递给无数的读者。读罢《人间滋味》,我最大的收获是:“味道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有时候不在于菜式的本身,而是在于那时节、那人和那情感。”
【山东庆云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