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地震知识,提高防灾能力

了解地震知识,提高防灾能力0

热点延伸

什么是地震?

在我们的日常感受中,脚下的这颗地球一直都是平稳的、安静的。然而,就像我们人的脉搏一样,地球从它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颤动。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如何分类?

按照地震的形成原因,可将地震分为四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地震四类。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地壳内部产生地应力作用,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突然释放巨大的能量,形成构造地震。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地震等级怎么划分?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的后果用烈度表示。打个比方,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本身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全球每年发生多少地震?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这样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两次。

震时是跑还是躲?

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就地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