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本功之“点面结合”更精彩

作者: 卢昱竹

“作文沙龙”课开始啦!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等待卢老师抛出今天的作文主题。只见卢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点面结合”四个字,微微一笑,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同学们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一副惊讶的样子。

沙龙现场1   情境中理解点面结合

“砰”的一声枪响,整个操场仿佛瞬间被点燃,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嗖”地一下冲出去。 我们班的小冬跑在最前面,他一脸严肃,眼睛紧紧盯着终点线,胳膊快速摆动,双腿倒腾得比小马达还快。

看到小冬跑在最前面,同学们兴奋不已,扯着嗓子喊:“加油!加油!”有的一边跳一边挥舞手中的小彩旗,有的紧张得直跺脚。小冬越跑越快,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大家都为他欢呼鼓掌!

卢老师指着大屏幕,对同学们说:“请大家读一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思维敏捷的乐乐第一个发言:“老师,这段话描写的是百米赛跑的场面。”

卢老师边点头边说:“读了这段文字,大家能感受到现场怎样的气氛?”

明宇马上回答:“老师,我能感受到比赛现场的紧张、激烈。”

卢老师又说道:“我们通过文字就能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点面结合’运用得恰如其分。”

佳丽挠挠小脑袋,一脸疑惑地问:“老师,点面结合是什么意思呀?”

“‘点’是特写镜头,在这段文字里就是描写小冬的部分;‘面’像全景镜头,就是这段文字开头对整个场面的描写。”卢老师耐心地讲解。

佳怡兴奋地问道:“老师,‘点’是文章中的详写部分,片段中同学们‘有的……有的……’,就属于‘点’的描写;‘面’是略写部分,比如片段中‘同学们兴奋不已,扯着嗓子喊……’的句子。”

卢老师总结道:“你们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说出自己的理解,很棒!‘面’是对整体场景、氛围或群体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呈现出整体的面貌、气势,让读者对整个场景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感受。‘点’是其中具体的人或事,通过细腻的刻画,展现出独有的特征、状态或行为,让读者能清晰地感知到具体细节。把‘面’的概括和‘点’的细节结合,作文就更生动、更吸引人啦!

沙龙现场2  小试牛刀写一写

卢老师抛出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的片段中,只写‘点’或‘面’好吗?”

善于思考的徐瑞抢着发言:“我觉得不好,只写‘点’,读者无法了解整个比赛热闹的氛围、众多运动员的拼搏状态以及观众们的反应等。”

小贝补充:“只写‘面’,没有具体的人物或情节,读者无法真切感受到运动会的精彩和激烈。”

卢老师满意地说:“为同学们的精彩发言鼓掌!如同学们所说,我们写场面描写如果只有‘点’就缺乏整体感,营造不出氛围;只有‘面’重点就不突出,必须把‘点’和‘面’结合起来,才能让读者既了解整体情况,又能关注到精彩的细节,文章才有血有肉。如果让你们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热闹的菜市场’这个场景,你们会怎么写?”

伶牙俐齿的君君站起来说:“菜市场的嘈杂人声,人们的忙碌,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等这是‘面’的描写;再选定一个具体摊位或人物进行细致描绘,就是‘点’的描写。”

卢老师点点头,继续说:“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个方法。下面请同学们以《热闹的超市》为题,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

很快,同学们完成了片段的描写。

“小书虫”媛媛胸有成竹地站起来念道——

周末,超市里热闹极了!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着零食、文具等商品。人们推着购物车,开心地选购需要的商品。

我最爱零食区。花花绿绿的糖果、香脆的薯片,都仿佛在和我招手。我一眼就看到了喜欢的巧克力,眼睛都挪不开。旁边一个小女孩拿着棒棒糖,笑得可甜了。她的小手不停地比画着,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个口味还没吃过,那个看起来也很美味。”一番纠结后,她拿起草莓味的棒棒糖,兴奋地蹦了起来。

卢老师问道:“谁来点评一下这个片段写得怎么样?”

明宇若有所思道:“这段文字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超市的热闹景象写出来了。”

果果笑着补充:“第一自然段是‘面’的描写,突出超市的热闹。第二自然段是‘点’的描写,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小女孩写活了。”

卢老师总结道:“‘点面结合’的方法除了可以用来写运动会、超市等场面,还可以用在写景作文中,比如描绘夏天的公园,先整体描述公园的景色,再细致描写某一株独特的花;可以用在写人作文中,比如写一个班级的同学,先介绍班级的整体氛围,再着重刻画一两个有特点的同学;还可以用在游记作文中,比如,游览故宫时,可以先描写故宫宏伟的建筑群、熙熙攘攘的游客等整体画面,再选取太和殿的龙椅、宫墙上的雕花等细节来写。 希望同学们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写出更加精彩的作文!”

上一篇: 一件小 礼物
下一篇: 寻找夏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