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 主题:有心与无心
作者: 孔令元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中,“我”看似无意的行为改变了村庄的很多事物,正如《增广贤文》所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生活就是这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看似”可以理解为,在没有刻意追求或期望的情况下,顺着事物的本性、规律做事,却取得了成功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这个道理作者在题干中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进行类比。
后者的意思是人们在做某件事情时,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如环境、条件、时机等),最终并未如愿以偿。但也有时候,我们在没有过多付出的情况下,却意外地取得了成功。
此题虽有两个关键词“有心”与“无心”,但从读写结合的题干要求看,作文的写作更应该突出“无心”。可分析“无心”的内涵,如顺着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做事,事情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可抓住“无心”带来成功的原因展开探讨,如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做其他事情时,无意中为这件事创造了有利条件,或者是因为我们放松了心态,反而更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可得出启示,要善于调整心态,顺其自然,不要过于强求结果。在学习中,有时过于严格的要求和压力反而会抑制创造力和学习兴趣,适当地放松和自由探索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哲理对于指导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例文一
放无心风筝 营诗意人生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赵奕萱
《增广贤文》中那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常引人深思,乍一看,仿佛是命运对那些倾尽心血、默默耕耘者的一种捉弄,可细细品来,实则是对顺其自然、安然静待花开者的别样嘉奖。当我们试着放轻内心的欲望,以 “无心” 为笔,便能在生活的不经意间,绘就出满是诗意的画卷。
过强的欲念,恰似那炽热的骄阳,会让花儿早早地枯萎凋零。而那些看似 “漫不经心” 的人,却能在从容自在中翩翩起舞,成就一个个最美的瞬间。
为何 “有心” 栽花花却难开呢?并非是关心照料不够周全,恰恰是种花者太过渴求开花的结果,将过多的精力与心思一股脑儿地倾注在花上,那种强烈到近乎沉重的目的性,不仅让自己喘不过气来,也使得花儿不堪重负,难以绽放芳华。而 “无心” 插柳柳为何能成荫呢?正是因为抛却了过多的牵挂、念想与急切的期待,而后借命运的妙手轻轻一推,便成就了那一片葱郁的柳荫。这,就是生活的奇妙之处。所以,人应当摒弃那功利之心,让心灵回归澄澈与纯净。
怀揣着澄澈的初心,方能在随心随性之中与美好不期而遇。有意义的生活,并非只能通过精心谋划才能获取。只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贪恋那满树繁花的绚烂,我们终究会在一次次无心之举中,谱写出人生绚丽多彩的乐章。
在影视作品领域,“无心” 之中造就经典的例子不胜枚举。迪士尼的巅峰之作《冰雪奇缘》中,艾莎起初总是有意克制自己那强大的魔力,活得压抑又痛苦,可当她不再刻意为之,而是选择随心而行,勇敢地接受真实的自己时,阿伦黛尔王国那看似棘手的冰封危机,竟也随着这 “无心” 之举而烟消云散了。诸如此类的事例,无不在启示着我们,人生中那些精彩绝伦的瞬间,往往不是靠着 “有心” 去精雕细琢而成的。
反观当下,为了博得大众的关注或是谋取更多的利益,有些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费尽心思地去卖弄自己,刻意制造各种噱头,结果却常常弄巧成拙,不仅没收获预期的效果,反而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当我们带着强烈的功利心去刻意为之的时候,心中原本对于美好的那份纯粹追求,也许就会悄然变质。若我们能始终怀着纯真美好的本心,任由 “无心” 在生活中自由发挥,那么,美好便会如同那春日里的微风,悄然而至,轻轻拂过我们的心田。
放飞你手中那只无心的风筝吧,那才是生活最美的模样。
评点: 文章思路清晰,首段即宕开一笔,用表象与实质的不同得出论点,写法很有新意。论证过程层层递进,不断发展。素材较为新鲜,时代感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结尾又纵深推进,联系社会现象,关注现实问题,使得前后文形成对比的效果,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内容18 分+ 表达18 分+ 发展18 分=54 分
例文二
争作有心种花人 终会无心都成荫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吕清翰
在那一方花园之中,锦绣世界宛如一幅绚丽画卷,全赖种花人精心设计、用心栽培,方能成就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观之景;而深山里的柳暗花明,却只需大自然随性挥洒,任风雨自在来去,便能呈现落英缤纷的绝美画面。无论是匠心独运的营造,还是浑然天成的妙境,皆可收获超凡脱俗的美。
欲探寻这世间的大美,要求我们既要做那胆大心细、脚踏实地的种花人,也要成为善于发现美好、懂得捕捉机缘的无心人。毕竟,并非所有成功都源于步步为营的缜密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时有发生。就像万步炎,当初高考填报的皆是航空航天和天文学专业,满怀着仰望星空的浪漫憧憬,谁能想到后来的他投身深海矿石钻井技术领域,从九天之高转向九洋之深,开启了面朝大海的深沉探索之旅。赵欣,本是生物专业的学生,只因一次解剖课上被人体精巧的血管结构深深吸引,又将平日无心培养的摄影喜好与专业相融合,从而踏上了标本摄影的道路,凭借《生命状态》组照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在追逐理想的漫漫征途中,我们不必因计划被打乱而垂头丧气,也无需为一时的迷茫而心慌意乱。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珍视每一次偶然间迸发出的灵感火花,紧紧抓住机缘递来的橄榄枝。说不定当下不经意间播下的小小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就能长成参天蔽日的繁茂绿荫,引领我们邂逅那未曾预见的绝美风景。
然而,生活中那 “柳成荫” 的美好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诚如保罗·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言,当某个时机来临,便能听到天命的呼唤,可这恰恰是我们最难把握的。与其一味地等待那不知何时会降临的 “柳成荫”,倒不如靠自己的努力去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花圃。
努力做一个栽花的有心人,如此,人生才会充满意义。看看江梦南,天生耳聋却从小立志踏入清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坚持,最终如愿以偿。面对这样的励志故事,我们怎还会质疑 “有心” 的价值呢?又怎甘心继续做那自缚手脚、毫无作为的无心人呢?哪怕生活就像西西弗斯推巨石,一次又一次看着巨石滚落山脚,我们也要坚信自己不是徒劳无功的小丑,而是勇敢无畏的英雄。
实际上,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二者本就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倘若没有平日里持之以恒的坚守与深厚的积淀,即便无心插出的柳荫就在眼前,我们也可能会视而不见。将有心与无心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进退自如。
让我们怀揣坚定的信念去“栽花”,同时也以平和的心态欣然“插柳”,不被一时的成败所羁绊,不拘泥于既定的路径。如此这般,定能在这广袤无垠的人生天地里,既收获繁花似锦的荣耀与喜悦,又能尽享绿柳成荫的悠然惬意,朝着光明璀璨的未来,昂首阔步,奋勇迈进!
评点: 文章一气呵成,语言优美,观点思辨。开篇营造情境,顺势提出观点。主体部分先抑后扬,主要从有心栽花、无心插柳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分析,在论述中自然而然地把两者关系分析到位。或进行点例分析,形成排比句式,使说理有力度,语言有气势;或营造意境,增强说理感染力;或引用名言,贴近观点展开分析。结尾全面总结,联系关键词展开,又深入论述了两者关系,升华了文章立意。!
内容18 分+ 表达18 分+ 发展18 分=54 分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