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代与个体命运的思考
作者: 本刊编辑部热播剧《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讲述了心怀文学梦的女孩李文秀在城市打工受挫后回到家乡阿勒泰,在与母亲、奶奶、哈萨克少年巴太以及当地人民相处互动过程中,重新思考生活和寻找自我的故事。以质朴的叙事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
本文将从如何面对生活本质、打破固有认知、适应变化以及保持积极态度四个维度,探讨高考作文在生活的变迁中找到人生真谛的重要性。这些维度不仅对考场作文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探讨这些主题,希望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和写作的灵感,帮助大家在作文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1.还原阿勒泰浓烈的民族生活底色。
当越来越多的方言淹没在现代文明发展的洪流下,《我的阿勒泰》不忍为了走捷径而割舍代表人类交往最淳朴与真挚的媒介,坚持使用哈萨克语认真讲述当地故事,带观众理解、感悟和共情这一古老文明秩序的不同光景。大量哈萨克语的使用不仅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哈萨克族人民交流的日常,还传递出哈萨克语中独属于这个民族的浪漫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考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杭州市滨和小学开设方言课,让孩子们通过对方言的学习,增加故乡认同感,也让“新杭州人”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和氛围中。有学者认为,方言正在逐步从日常生活中淡出,需要重拾。方言的消逝从长远看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用语的消失,更是一种文化载体的毁灭。还有的学者认为,在小学课程中加入方言,这不仅能保护传统文化,而且能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
片段示例
方言,作为乡土的灵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无论是秦腔的激昂高亢,还是越剧中吴语的细腻婉约,都以其独特的方言魅力,塑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貌与人物性格特征。方言,无疑是地方文化的鲜明标识与最佳代言人。在热播剧《我的阿勒泰》中,哈萨克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展现了阿勒泰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风情。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从草原的辽阔无垠到雪山的巍峨壮丽,从牧民的勤劳智慧到节日的喜庆热闹,都被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来。
正是在方言的传承与发扬下,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出百花齐放、博大精深的壮丽景象。而山水间的文化多样性,正是在方言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得到滋养与孕育,进而绽放出绚烂多彩的光芒。
2.重新诠释女性的强大。
《我的阿勒泰》刻画出的女性形象是多元、充实、立体而富有生命力的。李文秀在楼梯上扶正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肖像,一定程度暗示着伍尔夫在《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中的箴言将于这位未来的新疆女作家身上应验,后来李文秀坚持留在彩虹布拉克写作,不只是因为爱情,还因为她找到了那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考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给不同的人或事贴上各种标签。如电视剧中的“好人”与“坏人”;某些商品的“物美价廉”或“高端昂贵”……“贴标签”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复杂世界的效率,但也容易带来认识的偏差。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片段示例
标签一直在被打破,也一直在被建构。在《我的阿勒泰》中,打破性别枷锁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她们在广袤的阿勒泰土地上,用坚韧与毅力书写着自由与独立的篇章。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的标签也在不断出现。我们去否定女性的依附,但好像不再能接受女性的脆弱;我们去否定“恋爱脑”,但为何敢于追寻“爱”似乎变得不那么光彩;我们去鼓励只专注自己,但难道愿意为他人付出和共情也将成为不可饶恕的错误吗?当“强大女性”有了新的标签和明确的答案,新的枷锁也在此刻被打造。只有当我们不断地去挑战、去打破这些枷锁,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进步。
3.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的张力。
当游牧文化面临现代文明秩序的进入和干预,有些看似更加便利和先进的生活却不一定是传统哈萨克人真正想要的。对于我们来说,阿勒泰可能只是城市喧嚣中偶尔向往的远方,但对于苏力坦代表的牧民们而言,脚下的土地是他们世代赖以生存和皈依的故乡,是如净土般神圣的精神家园。
如何调和好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的秩序冲突,让少数民族能自主选择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仍能保留民族的历史传统以及自我的独特性,这是《我的阿勒泰》留给观众思考的时代命题。
考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传统需坚守,但不可泥古不化;创新为发展,但不可舍弃根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片段示例
8集短剧《我的阿勒泰》火爆出圈,治愈心灵的同时也带来些许思考:传统文明与现代生活能否和谐共生?我们在欣赏新疆地区的壮美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风情时,对传统文明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有了直观的体验和认识。当然现代生活对传统文明的冲击是不容置疑的,但二者也是可以融合共生的。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发展固然重要,但我们需要保持对传统文明的敬畏和尊重,那些自然的山水、和谐的生态、亲近的民众……都是传统中的精髓,是需要我们坚守的东西。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代价。当然,传统文明也需要积极适应现代生活的变化和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明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
4.个人成长与和解的生活哲学。
“不能落下、不能犯错”是如今很多年轻人的生存法则。《我的阿勒泰》剧中的许多台词关注人与自我与他人的相处、个体的成长与和解,闪耀着生活哲学的思想光芒。“敢爱敢生活敢受伤”是贯穿《我的阿勒泰》全剧的价值信条,鼓舞着人们勇敢去追求爱与痛,努力去充实生命的层次与厚度。
考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和解”是指双方不再发生争执,相互理解,归于和好。我们常常需要与他人进行“和解”,但是否需要与自己“和解”呢?“与自己和解”,可能是对自身现状的重新审视,可能是放下了内心的执念与挣扎,可能是重新找回初心的美好,可能是开启了一段全新之旅……
读了上面一段话你有何思考与体会,围绕“与自己和解”写一篇作文。
片段示例:
毛姆曾言:“生命之美,在于顺应天性,恪守本分。”在我看来,恪守本分实则是一种与自我达成和解的境界。首先,守本分即应坚守自身角色与定位。若为草木,当尽其遮阳之责;若为花朵,当尽其悦人之任。同理,人亦应如此,全力以赴完成自身应尽之职责,绽放生命光华,为他人社会贡献力量。其次,守本分亦应坚守自身追求与标准。生活有时如同一辆颠簸的马车,载着我们穿越曲折的山路,经历风风雨雨。《我的阿勒泰》中说,“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我们要在生活的颠簸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坚守自己的标准,达成与自我的和解。无论生活如何颠簸,我们都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光亮,让每一个瞬间都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