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素材之“自然启迪”(一)

作者: 高良连

说到素材,我们很容易忽略那些与生活看似无关却息息相关的“外物”,也就是自然景物。这一期,我们将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从教材中挖掘自然启迪类写作的“可用之材”。

单调的沙漠 (茅盾《风景谈》)

原文再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叮当,叮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叮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

议论切入点:单调之美在于纯粹。

茅盾先生《风景谈》中的沙漠之景是单调的,看不到边际的茫茫一片,就连空气也是单调的热气。面对如此之景,众人只有畏而远之,更别提对它感兴趣了。但真正伟大之人能在自然面前学会敬畏,学会探索与顺应。这片单调的沙漠如同一个筛子,筛出了伟大的勇者;如同一位长者,磨炼、激发出了勇者们身上不屈的力量。伟大的人类是单调的,他们摒除了世俗的声色之扰,一心在纯粹的世界里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

运用示例:真正的人生之美,在于单调中窥见纯粹,于平淡中拥抱绚烂。所谓单调,看似如无际沙漠般单一,细细思忖,沙漠之单调,实为坦荡而不作掩饰,风沙刮去了不坚定者、心怀畏惧者,屹立不倒的只有骆驼刺这般追求生命价值的勇者。正如生活之单调,实为以平淡障目而暗含玄机。电影《守岛人》中32年如一日坚守在祖国边陲小岛的王继才夫妇,正是于单调的守岛生活中窥见了“守岛就守国,守国就守家”的纯粹之美,才得以突破生活的平淡,用生命书写不凡的誓言。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唯有耐住生活中单调的关卡,淬炼澄澈纯粹的内心,方能洞穿单调的迷雾,窥见生命中纯粹的伟大。——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蔡雨晨

力争自由之万物(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原文再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议论切入点:向前走,你才能看到自由。

毛泽东笔下的霜天万物是自由的。万物在苍茫天地中将自身的生命力展现到了极致。但你可曾看到,山中林木是如何经历四季的洗礼,才走到这最惊艳的一刻?你可曾看到,这江中百舸要对抗多么强烈的水流阻力,才能如此轻快?你可曾看到这天上之鹰、水底游鱼,又何尝不是在一日日的行动中练就这所向披靡之功?自由的背后,往往藏着难以想象的汗与泪。

运用示例:唯有突破,方得自由。自由二字,看似规矩,固守于既成的框架,而那有力的一撇以及冲出重围的一竖,却给了“自由”更鲜活的生命力。自由不是在既有的舒适圈中沉沦,而是在不断挑战自我的突破中进步。毛泽东笔下万物霜天竞自由的背后,是敢于逆风逆水甚至逆天改命的蓬勃生机。物如此,人亦然。——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王雅澜

光影相融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

原文再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议论切入点:光影成就旋律,苦乐亦自有味。

朱自清先生心里颇不宁静,而在欣赏月色的过程中,人眼里只有这片荷塘,这片月色,人的心灵也逐渐被这纯粹之景驯服了。月色之下有朦胧的梦,月影之下又有细腻的画,这片光与影融合在一起,奏出了世界名曲。生活何尝不是如此?苦尽甘来之甜更深刻。

运用示例:光影相存,苦乐亦可相依。没有阴影的荷塘,不会是沉静的;没有苦味的人生,也是不够重量的。光影的交错,才成就了荷塘月色的沉静之美;苦乐的参差,才让生活更加多味。鬼谷子高徒苏秦游说秦王失败后,受尽白眼,起伏的人生经历激发其大志,终苦学成才,佩六国相印。耽于温室之人终将为温室所困,只有放宽胸怀,大方地拥抱多元的世界与生命,才能品得人生真味。——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刘佳乐

干脆利落的秋雨 (郁达夫《故都的秋》)

原文再现: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

议论切入点:学会果敢,方得自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容易耽于忧虑,庸人自扰,造成内耗。尤其是已经过去的事,总是无法释怀;对于想做的事,又瞻前顾后,久久不敢踏出一步。不如学学那干脆利落的秋雨,想来,就隆重地积云刮风,息列索落地来,想走,就卷了云西去,还给天空一片湛蓝。生活也是如此,学会果敢,才能告别无谓的烦扰,勇敢走向灿烂的明天。

运用示例:舍弃迟疑的枝叶,才能壮大果敢的空间。果敢是以坚定应对未来,是以强大对抗羁绊,大胆去走,专注去做的快意人生。正如干脆利落的秋雨,来时轻快,去时干脆,自由徜徉。若史铁生一直耽于病痛,茫然于未来,也就没有后来他在文学、哲学上的成就。惧于未知、沉湎过往,只会让内耗遮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无法走好当下。莫要在一等再等中,一辈子困在迟疑的围城而一事无成。——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黄艺君

(编辑:李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