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艾萨克森:《埃隆·马斯克传》
作者简介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1952年出生于美国新奥尔良,先后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毕业后,成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名记者,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曾撰写《埃隆·马斯克传》《史蒂夫·乔布斯传》《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个美国人的一生》《聪明人:六个朋友和他们创造的世界》《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等传记畅销书。2023年被授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作品介绍
艾萨克森以近距离的观察,揭开了马斯克这位富有争议的创新企业家的神秘面纱:他善于突破常规,引领全球进入电动汽车时代、私人太空探索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还将推特收入囊中。两年中,艾萨克森与马斯克形影不离,参加他的会议,与他一起走访工厂,深度采访他本人以及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和对手。书中讲述了马斯克许多内幕故事,其中既有荡气回肠的胜利,也有跌宕起伏的乱局,令人拍案称奇。这些故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个在马斯克心底驱使着他向前的“恶魔”,是否也是推动创新与进步所必需的?
片段摘录
超前眼光
1 当其他企业家还在努力形成世界观时,他已经形成了宇宙观。
适用主题:高瞻远瞩,敢为人先;视野开阔,见识不凡;目光远大,引领时代……
运用示例
一个人的目光决定了这个人的见识,而见识又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这一点在埃隆·马斯克身上得到了验证。在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埃隆·马斯克传》中有这样一句评论马斯克的话:“当其他企业家还在努力形成世界观时,他已经形成了宇宙观。”正是因为马斯克的视野开阔、高瞻远瞩,他才能涉足多个高科技领域,而且干得风生水起,成果丰硕。
2 马斯克产生了巨大影响,无论是对地球上的生命还是地球之外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几乎没有人能同他比肩。
适用主题:探索未知,永无止境;敢于开拓,勇往直前;上下求索,超越极限……
运用示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名句用在今天的马斯克身上似乎毫无违和感。看看马斯克所涉及的领域、所从事的行业,无一不与“创新”与“求索”紧密关联。回望人类历史,纵然取得一丁点的进步,无不需要努力探索、大胆创新,马斯克在众多新兴领域大胆投入,勇敢实践,这样的人取得成功绝非偶然。
片段摘录
创新理念
1 在SpaceX,一种制造模式被固化了下来:不断尝试新的想法,然后随时准备炸掉做好的东西。当地的居民已经习惯了爆炸,但是当地的奶牛还没适应。就像拓荒者围着马车转一样,每当发射场地发生大爆炸,奶牛们就会围成一圈,把小牛犊护在中间。麦格雷戈的工程师们还支起了一个“奶牛摄像头”,这样就可以观看奶牛绕圈的整个过程。
适用主题:坚持创新,不惧失败;勇于纠错,推倒重来;不断尝试,大胆实践……
运用示例
有道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明知会失败依然勇于创新,不断尝试,这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要有雄厚的实力和强悍的心理。马斯克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断尝试新的想法,然后随时准备炸掉做好的东西”,作为一种制造模式在他的研究所和制造厂被固化了下来,这使得马斯克辖下的公司从不靠吃老本活着,而是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迭出。
2 马斯克说:“让电动车普及化是大势所趋,没有我,别人也能干成。但让人类文明成为星际文明,这可不是我们命中注定就会发生的事情。”早在50年前,美国曾将人类送上月球,此后再无进展,反而还退步了。航天飞机只能在近地轨道上飞行,在它们退役之后,美国甚至连这个都办不到了。“技术不会自动进步,”马斯克说,“这次飞行任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证明了任何进步都需要人类的推动。”任何进步都需要人类的推动!
适用主题:技术进步,靠人推动;科技创新,不进则退;尖端科学,事在人为……
运用示例
任何一项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都需要经过人类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因为科学事业毕竟是人类的事业,而非自然的产物。就像马斯克所说的那样:“技术不会自动进步。”所以他才会不惜人力物力投入到各种尖端科学的研究中去,甚至对那些眼前一时还看不到实用价值和实际利益的科研项目(比如星外文明的探索)一样情有独钟。这就是他的科学情怀!
3 质疑每一项要求。提出任何一项要求时,都应该附上提出这一要求的人。永远不要接受一项来自某个部门的要求,比如来自“法务部门”或者“安全部门”的要求。你必须知道提出这项要求的人的名字,接下来你应该质疑它,不管这个人有多聪明。聪明人提出的要求才是最危险的,因为人们不太可能质疑他们。这件事要一直做下去,即便这项要求来自我马斯克本人。质疑后,大家就要改进要求,让它变得不那么愚蠢。
适用主题:敢于质疑,打破权威;不断更新,时时改进;自我否定,破除迷信……
运用示例
创新的要素之一便是敢于质疑,而且敢于破除迷信,质疑权威。如此,才能真正对各个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作出科学考量和分析,而不是被设计者、提出者的名气和威望所折服。马斯克在他的项目管理上,就坚持这样一种原则,即便是他自己提出的要求也要经过这样的质疑和鉴定。所以,他的企业里各个项目才会不断更新,更趋科学。
片段摘录
挑战精神
马斯克在听到“心理安全”这个词时忍不住放声苦笑,他本能地反对这种精神,他认为这是与紧迫感为敌、与进取心为敌、与团结起来做大事的速度感为敌。他更喜欢让大家经常使用“硬核”这个词,他认为感觉不舒服是件好事,它是对抗自满情绪腐蚀的利器。休闲度假、鸟语花香、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身心放松日”,这些统统不合他的胃口。
适用主题:拒绝安逸,有紧迫感;努力进取,对抗自满;追求速度,拒绝放松……
运用示例
舒适与松弛是人们乐于接受的一种生存状态,但这注定不是一种最佳的工作模式。在马斯克眼中,追求“心理安全”完全是“与紧迫感为敌、与进取心为敌、与团结起来做大事的速度感为敌”,只有“不舒服”才能对抗“自满”。凡是有所成就的大家,“逃离舒适区”几乎已经成为他们标配的生活模式,这应让那些追求躺平甚至摆烂的人顿悟警醒!
片段摘录
质量意识
1 马斯克从来都没在销售和营销方面投入过太多精力,因为他相信如果你做出来一款伟大的产品,订单会自己找上门来,根本不用发愁销售的事。马斯克不停地追问他的表弟:“你们是一家销售公司,还是一家产品公司?”
适用主题:质量至上,追求卓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运用示例
中国人有句老话:“酒好不怕巷子深。”意思是产品质量好,自有顾客盈门。马斯克在这方面与我们的祖先倒是不谋而合。他从来不在营销上投入过多,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提升产品质量上。他曾追问主管营销的表弟:“你们是一家销售公司,还是一家产品公司?”这实在让那些一味迷信广告甚至在广告中掺假的企业汗颜。要深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 马斯克做出的最大的调整是让设计工程师负责生产,他在特斯拉有段时间也是这样安排的。“我很久以前就把设计和生产小组分开了,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错误,”马斯克在麦肯齐主持的第一次会议上说,“你们要对生产过程负责,不能当甩手掌柜。如果设计出来的生产成本很高,你们就更改设计方案。”麦肯齐和他的整个工程师团队把他们的75张桌子都搬到了装配线旁边。
适用主题:设计制造,同步前进;分工合作,一步到位;别出心裁,创新管理……
运用示例
再美好的设计也不一定就能成为最好的成品,因为设计与制造之间有着一段距离。在这方面,马斯克的做法给我们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思路:让设计工程师负责生产,甚至让整个工程师团队把他们的办公桌都搬到了装配线旁边。让设计者直接监控生产,这就像让农技师深入田间,让教研员进入课堂,让领导者身临第一线……必将促进工作质量提升。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