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静水流深
作者: 李庚飞金陵中学2024年高三年级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文阅读Ⅱ《说自在》中作者写到“湾水临屈而不悲,赏识而不狂,大智若愚,平平静静,用什么也不可能来形容她的单纯和朴素了。”是的,湾水见真景,字里藏人生;赏之越仔细,品之越有味。
读完《说自在》中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文章标题锁定了核心词“自在”。“自在”即无拘束、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要在写作中把这一概念具体展开,则可以结合“湾水”的特点:临屈而不悲,赏识而不狂,大智若愚,平静,单纯,朴素。“湾水见真景,字里藏人生”告诉我们,要由“湾水”联系人生。湾水的特点与人有很多相似性,故可以进一步拓展范围。
“赏之越仔细,品之越有味”两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说自在》文本,挖掘“湾水”的特点。比如第3段写瀑布的喧哗、翻动的雪浪有两面,反衬湾水的深沉丰富。又如第4段,可见自在者表面平静单纯,实则厚积薄发。
例文
自在自来也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陆亦菲
指导教师:刘凯
在湾水处见风景,在人生中找自在。若说湾水平静无波澜,那人生,便是在本真中寻找自在。古有竹林七贤隐居山中以天地为衣,今有各类江湖武侠或种田小说、手游,无一不反映着古今之间人们对于自在的追求。就像湾水默默积蓄。这便是自在。可说自在,谁才自在?
浸于天地自然之间是自在,有“临清流而赋诗”的隽永,便不会少了“渺沧海之一粟”的壮阔。既有“浓睡不消残酒”的婉转,又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自在匿于自然。晨起于木屋,窗外面鹅毛大雪,窗内灯火通明,红泥火炉,一片温馨。这种场景一定常在脑中浮现,无论中外,它都是人类可遇不可求的场景。
远离世俗纷扰是自在。湾水处河流转折地,却又远离了瀑布处的人声喧嚣,在平静的自在中涵养自己。试想若能有这么一天,完全属于你自己的时间,与外界断了所有联系,是否就能体会到一丝轻松自在?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将自身开启“免打扰模式”吧,关闭对外的窗,远离尘杂,安静地感受自在。
保持内心宁静是自在。有时候它并不都来源于外界,它可以是你内心的空谷幽兰、深海回响。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于在睡时聆听助眠白噪音,因为它可以帮助你保持内心的宁静,并将你来自外界的痛苦暂时搁置。这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暂停。
可见自在并非全在乎环境与外物。湾水临屈不悲,赏识不狂,泥潭中的莲花依然随风摇曳。花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愉快,自在自来。
而自在却不是一味地随心所欲。平心而论,置身于囚笼般的欢乐场之上,杯盘狼藉、推杯换盏,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在。自在不仅是愉悦心灵,更要在于其与自然之间的交错,这才是永恒意义上的自在。
因而自在便如其名,分为“自”与“在”。“自”是本我的体现,是内在是心灵,而“在”便是我思故我在,是外界的条件与自我状态的结合。自在结合便是本我意识与外界自然的完美结合,自在不仅仅是一种客观上的状态,更是主观上的感受。
以心为役,以自为在。湾水自在,人生自在,自在自来也。
在心中泓一方湾水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朱逸璇
我要在心中泓一方湾水,可我却不知如何找寻。
我知道,湾水是那处沉稳的河流转变处。她单纯而朴素,只年复一年地走自己的路,这便是湾水,是我要泓的湾水吗?
我开始找寻,去看人生百态。
一针一线,勾勒山水模样。日复一日,坚守身下这张板凳,平平静静的生活,一如绣娘陈英华地对绣法的坚持和耕耘,那一幅幅秀丽的织品,融贯古今之法。我想,这便是湾水,是面对不够热门的工作,不够高薪的境况,能够一如既往,不因外物而喜悲的湾水。
古籍之中,不乏此水。
我见鸿门宴,可知张良的忠信与大智慧,那是一个谋士的湾水;我见宋之战乱,可知李清照与人生巨变的适应,以词为抒,言自己之志,这是一个乱世之中的女子心中泓一方湾水的大智若愚;我观静夜,更知闻一多先生在无数不理解中为民族讨良药的临屈不悲,这是一个“战士”的湾水。于是乎,我在湾水中寻到了理得。
湾水,不应是意骄志逸的关羽所心怀的傲气,不应是面对口诛笔伐的气急败坏,更像是“穿过山峰,追过汹涌流”后留存的风景,是坚守,是忠义,是大智若愚。
这是不同人泓的湾水,我想,不够,湾水更是一方沉淀与经验。“让过去拥有未来”,是一所博物馆的标语。《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走红,恰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华文化在千年之中的积淀与被剥取却依旧熠熠生辉。她就在那儿,不卑不亢,用亘古的坚持。等待人们对她的回应。她是五千年闻名的湾水,是一方坚定,是一方临屈不卑,赏识不狂,平静以歌,亦是一方乐土。
我好像找到了,那一方湾水。
于我而言,心安处,便是泓养的一方湾水,理得处,亦是那弘扬一方的湾水。因她的积淀,我有奔赴而来,面对高山壁垒的勇气;因她的平静,我有有容乃大的心中沟壑。在心中,泓一方湾水赋予我穿过山峰,追汹涌流的志气,也赋予我“在世界依旧”处过好自己的生活。心中湾水不仅是荡涤心灵的清池,亦是灌溉乐土的源泉。
心之安处,理之得处,即湾水。在心中泓一方湾水,平静平淡,大智若愚。
(编辑:于智博)
起笔紧扣关键词,反问句式引领下文,方式佳。
从远离世俗纷扰与保持内心宁静两个方面来论述怎么才能自在,紧扣文本而又贴近生活,如“湾水处河流转折地,却又远离了瀑布处的人声喧嚣”紧扣文本,而“免打扰模式”则现实感明显。
语言充满辩证色彩,且用“不仅是……,更是……”的句式严谨地界定了“自在”的含义。
开篇紧扣材料又灵活不死板,避免中规中矩的考场范式,显现出文章的灵气。
“绣娘陈英华”的例证分析,找准与“湾水”的相似点,推物及人,转换自然。
汉之张良,宋之李清照,现代之闻一多,不同时代,如“湾水”般的人士不胜枚举,令人景仰;同时又从另一面规避如项羽般的傲气,界定“湾水”之真景是“坚守,忠义,大智若愚。”文思清晰,分析全面。
文章后半部分,由“湾水”而溯五千年历史,立意升华,同时链接热点,联系自我,让文章现实针对性极强。而结尾处则水到渠成,中心简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