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竞展,映照时代荣光

作者: 史晓婷

2023年10月23日上午,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大会发布了中国妇女十三大报告,报告中展示了一组组亮眼的数字:“女科技工作者占45.8%”“‘巾帼脱贫行动’帮助400多万贫困妇女增收脱贫”;“‘春蕾计划’资助52.3万多人次困难女童圆求学梦”……这些数字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她”。

“石刻医生”陈卉丽

陈卉丽是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她被称为“石刻医生”,带领团队为大足石刻5万多尊石刻造像“诊病疗伤”。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刻造像的总称。始凿于初唐,兴盛于南宋,现存造像5万余尊。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岩体失稳、石质风化等“多种病害”。面对造像修复无参考案例的巨大压力,他们耗时八年攻坚克难,使历经800年风雨侵蚀、多达34种病害的千手观音造像金光再现。陈卉丽说,她经常站在20米高的脚手架上工作,说不怕是假的,但热爱让她无惧挑战。现在她的重点工作是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将技能、方法和理念,一棒一棒地传承下去,才能使文物的生命得到更好的延续。”

“大飞机人”赵春玲

赵春玲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远程宽体客机常务副总设计师、系统工程与项目部副部长。2009年,她远离家乡来到上海进入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先后参与了国产ARJ21、C919大型客机和远程宽体客机型号的研制工作。

由于型号研制任务繁重,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不停奔波于多个试验试飞外场基地和异国他乡。回忆起奋斗历程,赵春玲说:“无论是追逐最恶劣的结冰天气,捕捉大风天气,还是承受严寒酷暑,都是为了在最严酷的条件下对飞行控制力进行验证。”

作为女性“大飞机人”,赵春玲认为大工程的研制需要女性,女性要坚持梦想、勇于担当。

“种米姑娘”陈雨佳

陈雨佳的家乡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是石板大米的核心产区,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虽然大米产区有特点、品质好,但是销路不畅。2016年,陈雨佳辞去高中体育老师的工作,回到家乡,成了一名“种米姑娘”。“回到农村做农业,一样可以做成大事业。”

她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向不同领域的农业专家“取经”。她还带领合作社推出“庄主认种”“粮票定制”等服务,并且在当地妇联的支持下,开展了“爱粮亲子家庭研学”等一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石板大米”。如今,农家乐、民宿生意红火,解决了周边500余人就业,村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她说:“我的梦想就是我们的村子越来越美,农民越来越富。”

女飞行员黄赫

作为中国民航第一批自主招收的女性飞行员之一,黄赫见证了女性从客舱走进驾驶舱、从机尾走向机头的跨越。至今,她已经飞行了18年,凭借熟练高超的飞行技能,安全飞行1.2万余小时,圆满完成了航班生产、接收新飞机等重要任务。

作为国航唯一一位全空客机型女性带队机长,2022年她带队接收了国航第一架在中国总装交付的空客A350飞机。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黄赫肩负执飞冬奥航班的重要任务。“当我驾驶专机将冬奥会会旗和意大利代表团一行送抵米兰,为北京冬奥会保障任务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时,内心充盈着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无比骄傲。”

主题解读

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温柔善良、细心顾家,还是精明干练、专注工作?她们,从不被定义,能做科研,能学技术,能护文物,能办学校,可以深入基层,可以吃苦耐劳,可以翱翔蓝天,可以遨游太空。她们,可以细心,洞察特殊人群的敏感;可以坚韧,直面困难毫不退缩;可以充满勇气和智慧,成为行业的先锋。新中国的发展征程上,她们是奋斗者,也是发光者。

运用示例:时代翻涌,岁月如歌。她们,是点点星光,映照迢迢星河;她们,是渺渺萤火,点亮离离原野。她是“石刻医生”,以一双妙手使大足石刻重现华颜,坚守传承中华文化的初心从未改变;她是“大飞机人”,以精湛技术助力国产飞机翱翔蓝天,谱写了中国飞机事业的新篇;她是“种米姑娘”,以满腔热忱投入振兴家乡的事业,让家乡的未来越来越美好;她是“女飞行员”,以过硬技术执飞冬奥,为北京冬奥会保障任务画上了完美句号。陈卉丽、赵春玲、陈雨佳、黄赫,每一个名字都是奋斗者的勋章,每一段故事都是共和国的殊荣,她们,芳华竞展,见证着,参与着,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湖滨中学 罗怡童

(编辑:关晓星)

上一篇: “听劝体”和“哪吒”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