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看法与事实”导写
作者: 林启华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的,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事实”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看法”则是一个人对“事实”的价值姿态或评判尺度。
从事实到时间,一部分事实会在时间的流逝中越发清晰,如犯罪事实;但还有一部分事实会在时间的侵蚀下渐渐模糊,如历史事实。
从看法到事实,有的看法先于事实出现,如远超当时一个多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有的看法后于事实诞生,如透过严谨观察与分析锁定案件真相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从事实到看法,旧的事实奠定了新的看法,成为看法的依据;新的事实有时进一步佐证了旧的看法的论断,或形成固化思维,或为“后来者”架桥铺路。
写作思路
1.为什么“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的”?为什么“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真的就没有不会陈旧过时的“看法”吗?难道“事实”都不会陈旧过时吗?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看法”会随着时代变迁、人的价值姿态和评价尺度发生改变。由此,“看法”是可能陈旧过时,但是“事实”不会。
2.“看法”与“事实”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辨证看待“看法”与“事实”?“事实”是“看法”产生的基础,“看法”可以促进或者阻碍“事实”的发展。“看法”对“事实”的正确观照便是“真理”,能够推动“事实”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实”的发展。
3.“看法”与“事实”各自具有怎样的价值或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
只有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弄清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挖掘和把握“事实”,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看法”,找到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才能更好地成事。
推荐素材
1.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了楚门是一档热门肥皂剧的主人公,他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是虚假的,他的亲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员,但他本人对此一无所知。主人公楚门居住的小镇上藏匿着5000个摄像头,楚门的父亲、母亲、妻子、情人、朋友、同事、同学甚至是不相干的路人全都是演员,楚门完全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内,可以说他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空间,而楚门的一切生活都被24小时暴露在全世界的观众眼前。这个注定是大明星的小人物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隐私和尊严,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然而他自己毫不知情。最终楚门发现了真实情况并不惜一切代价走出了这个虚拟的世界。
2.在《睡莲》组画之中,莫奈展现的并不仅仅是众人眼里那种睡莲的普遍外观,他所追求的是自己眼中睡莲所呈现出的姿态。莫奈笔下的睡莲,并不像真实的睡莲,只有一个个暗暗的大圆盘,它们被画家明亮的笔触凸显出来。画作中没有空间的标志,只有被画笔捕捉到的光和色彩。莫奈用画笔表达内心个性解放的渴求,解放了观赏者的视觉与思维,阐释着事物的真实性在于观察者的视角与外在环境。
3.尼采认为,那个所谓更真实的、有目的的、有统一性的本质世界根本不存在,而是形而上学的编造,因为人的心灵很脆弱。在这个纷乱繁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安慰。虚假思想虽然能带来安慰,但最终会带来恶果。尼采说:“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根本不存在。”“视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没有事实,只有阐释。”
例文
与真相共舞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羿
人们常说:看法总会陈旧过时,而事实则永远不会。这仿佛给看法作了一个彻底否定,每一个看法总有其不正确的那一天,可是果真如此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既定事实在不同视角所看到的看法与观点全然不同。正如人身处山中,永远不可能得知山的全貌。人们也不可能对同一事物得出统一且正确的视角。作为人们公认的客观存在,事实本身甚至也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尼采在他的视角主义理论中这样解释:“所谓客观事实,可能只是人们共同视角所组成的产物。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根本不存在。”
与其说事实不会陈旧过时,不如认为人们共有的共同视角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呈现了永不过时的特征。而作为个体的存在,只是时代变化中的微弱显现,其个人看法在时代不停歇的洗礼之中自然日益陈旧。
然而对于个体观念过时化的现象,人们还是能够采取一些手段与之抗衡。几何学中圆有定义,而完美的圆不可能被绘制出来。“几何圆”的理想化定义为每个不那么标准的圆提供了参考。而理性化的“事实真相”也为人们个体独有的看法保证了一个趋向于真相的对象。人们不可能触及真理,而趋向于真理的道理是看得到光明的。当观点无限趋近于事实时,看法就从其特殊的个体性发展变化到了普遍的群体性。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看法也随时代下的局部事实而具备了部分的真理性。
看法与事实彼此作用。先进科学的创新性看法可能产生新的事实,这是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等无数科学家的不懈追求。正确的事实也点燃新奇看法的火苗。达·芬奇发明了从抽水马桶到直升飞机的设计草图,这与当时欧洲社会鼓励创新、工业气息浓厚有着密切联系。人们创新科学,在现有看法的框架下发展规律。事实固然不随着人们的主观意识而转变,但人们可以通过其主观的能动性来无限地逼近自己所追求的真理真相。
人们总是渴望自己的看法就是事实真相,不过时的只有个体思想。然而,其形而上学的个人主义才是真正陈旧的。
只有人们的思想与事实的同频共鸣,人们的观念与真相的乐声唱和,看法才不会过时,观点才会与事实一同永存,人们的思想才真正与事实真相共舞。
评点:文章很有思辨性,也较为深刻。先论述因视角的不同,看法不会相同,看法从产生那刻起,注定过时。再从个体的有限性,阐述看法在历史的变迁中总会被洗礼。然后,从理念论角度,论述有些观点具有普遍性,具备真理的特征,不会过时。最后,辩证论述了看法与事实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