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自媒体时代的理性发声”导写

作者: 谢鹏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请针对当前复杂的网络话语现象,结合下面《论语》中的三句话的重要内涵,谈谈你的理解与思考。

①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②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③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写作指导

这道文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主体材料由《论语》的三则语录构成:第一则语录核心词是“道听而途说”,表明观点,强调道听途说不可取,也就是说,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我们要审慎对待;第二则的核心词是“察”,点出误区,即面对外界信息,不应该被他人好恶左右,要认真省察;第三则的核心词是“毋意”“毋必”“毋固”和“毋我 ”,提出具体做法,即不以主观意识妄断客观现实。写作时,我们要紧扣核心词,围绕“自媒体时代,面对信息的纷繁芜杂,我们应该如何加以摄取和表达”这一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进行深度论说。

例文

以理智之心,筑清明网络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 曾佳倩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这就意味着“言论自由”吗?不!在这样复杂的网络背景下,我们更应理智思考,谨言慎行,以理智之心,筑清明网络。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自媒体时代,求真务实。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网络中真假参半,道听途说,非智也。狗血的剧情毁三观,露骨的言论搞对立,错位的导向引骂战……谣言大行其道、甚嚣尘上,归根结底,还是图的一个“利”字。制造者、传播者把东拼西凑的奇闻轶事当做事实真相传播,把广大网友朴素的正义感视为“随意收割的韭菜”。“流量至上”的思维,任何时候都必须让位于“真相至上”。如果我们尽信那些虚假的言论,放弃对其真实性的探寻,便是舍弃了自己的清醒与理智,丢掉了自己的道德与良知。在复杂的自媒体时代,我们要亲自去求证信息的真假,切勿道听途说,迷失自我。

不因众喜而喜,不以众恶为恶。在自媒体时代,坚守本心。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现在,经常会有各类网红频频出现在各大平台。当我们真正审视这个现象时,不难发现,他们的走红源于利用个性化的言语行为吸引粉丝关注,形成“茧房效应”,使他们在信息稀缺的情况下,沉溺于自己的观念而不能自拔。提高媒介素养,坚守本心,不盲目从众。每一个独醒的我汇集起来,便是一个清醒理智的时代。

不主观臆断,不盲目固执。在自媒体时代,与时俱进。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这样一个千变万化的时代,故步自封终会被时代淘汰。曾记否?24岁的杭州女孩拿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看望生病的爷爷,因一头粉发遭遇大规模网暴而抑郁自杀。在社交网络中,信息经常以关键字的形式被标签化。带有污名的标签,非常容易影响群体情绪,难以客观地看待“人”本身。跳出自己小小的世界,拥抱更加广袤的天地,让自己的言论与时代同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理智之心,发清醒之言,筑清明之网络!

评点:文章审题精准,围绕“理智”和“清明”两个关键词展开论述,结构紧凑,逻辑清晰,论证严谨。标题紧扣材料,句式整齐,观点鲜明。开篇以设问的形式表明态度,明确立场,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将《论语》的三句话分别引用于三个主体段落中,并加以阐释,从“怎么办”的角度论证了“求真务实”“坚守本心”“与时俱进”三个分论点。全文整散句结合,句式富于变化,收束有力,是一篇合格的考场作文。

(编辑:王冠婷)

上一篇: 材料作文“距离”导写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