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待人,刚正处事
作者: 郑欣玥例文
待人,黄永玉先生认为“人生应该谅解”,希望以德报怨,退一步海阔天空;处事,鲁迅先生高呼“让他们怨恨去”,主张坚守自我,横眉冷对千夫指。以宽容之心待人,以刚正之态处事,方能在悦纳他人的同时不失自己的原则。
把宽容作为基础的品德,多一份谅解。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难事,我们应寻找安放心灵的栖息地,以乐观的态度谅解不完美的生活。谅解曾相怨的他人,像廉颇、蔺相如那样冰释前嫌,像管仲、鲍叔牙那样彼此信任,像六尺巷那样各退一步……用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让生活充满温暖与善意;谅解不完美的自我,学会和自己和解,让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把刚正作为处事的准则,多一份坚定。
在现代社会,那些坚守原则、无惧外界眼光的人,是这个社会的精神基石。耶鲁才子秦玥飞学成归国,扎根农村,只为村民的幸福生活,纵然被讥讽“读书无用”,但他内心始终岿然不动,坚持自己的选择,与村民在小康路上砥砺前行;海尔创始人张瑞敏,面对几十台不合格的冰箱,坚持以质量为天的信念,用一把锤头砸坏了残次品,砸出一个响当当的中国品牌。正是这些勇士的存在,让我们更有信心坚守自我!正是他们的引领,时代才在坚守中不断进步!
以刚正为基,敞宽容胸怀,思处世之道。
能够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能够谅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但宽容并不意味着一味容忍,而只是在底线之内的不计较或不追究。倘若越过了底线,刚正无畏,坚守独立自我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交流与融合成为趋势,而这种交流与融合的基础就是宽容。只有当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接受时,才能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在多元环境中很容易遇到其他思想冲击下的困惑和选择难题,变得无所适从,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观。只有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才能共求合作发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刚”“容”二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宽容待人,以刚正处事,创不负于心的生活。
评点:文章审题精准,紧扣关键词展开论述,逻辑清晰,论证严谨。开篇从待人和处事两方面引述黄永玉先生和鲁迅先生的观点,在观点的对照中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援用多个事例进行正反论证,最后厘清“宽容”和“刚正”的界限,充满思辨性。结尾运用引用论证,再次照应标题和中心论点,收束有力。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