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平常心,得失且随缘
作者: 刘振杰例文
有人总是“临门一脚脚抽筋”,有人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殊不知,这些都是“穿针心理”在作祟——你越是在乎输赢,就越是会因为手指颤抖而功亏一篑。想克服这种心理,就要学会时刻保持平常心,让胜负得失随缘。
“穿针心理”又被称为“目的性颤抖”,指一个人目的性越强,越在乎输赢,就越会紧张害怕,最终慌乱崩溃。可见,对得失的过分在意,对成功的极度执着,是“穿针心理”出现的根源所在。
只关注得失,会令人心浮气躁,自乱阵脚。泰戈尔曾说:“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鸟如此,人亦然。当我们关注的是付出会得到利益几许,当我们在意的是失败会引起嘲笑几多,针孔大小、线头粗细等现实问题又岂会在考虑范围之内?患得患失,使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后羿在夏王的奖惩前失手脱靶;求胜心切,让实力强劲的运动员詹森在激烈的比赛中屡屡失利。可见,得失心太重,胜负欲过强,必会令人不堪重负,迷失自我。
保持平常心,才能专注于问题本身,心无旁骛。在国民党四方“围剿”的铁桶式包围中,毛泽东顶住压力,“四渡赤水出奇兵”,打胜了中国革命的转折之战;在比分落后于日本队的情况下,孙颖莎顽强拼搏,逆袭2023年乒乓球WTT女子总决赛。当战斗发生之时,当比赛到来之际,他们都浑然忘我,无暇他顾,这种扔掉包袱、轻装上阵的心态就是对平常心最好的诠释。
保持平常心,就会认识到,得失只是人生不同阶段的境遇而已。生命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得与失既不是起点,也并非终点,而只是一个过程、一段经历。须知“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我们所追求的不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远方的星辰大海。
老子曾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对于人类而言,我们真正的对手只有自己。在奋力前行的过程中,在不断成长的岁月里,我们要学会抛弃私心杂念,战胜懦弱与贪婪,逐渐锻造出一颗平常心。
有了这颗平常心,我们会懂得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我们能做到得意淡定,失意从容。怀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进退自如,岂不美哉!
评点:文脉清晰,观点明确。整体采用层进式结构,全文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会怎样”为思维链条,可谓环环相扣,脉络分明。
内容充实,论证有力。综合采用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所引用的名言和用以佐证的事例古今皆有,体现了作者较为丰厚的积累和灵活运用素材的能力。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