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与个性并济,生命之树长青

作者: 冯浩

例文

田径运动员吴艳妮因准备动作过于高调而引发网友对“个性和修身”这一话题进行热议。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新鲜,《礼记》早有提及。我认为,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地处理。

勤于修身,让修身成为个性之根。如果说个性是外露的枝叶,那么修身就是深埋于地的根系。只有扎实修身,才能让个性的枝叶繁茂。纵览古今,无数有个性的文人志士都是修身达人。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际,屈原拒绝了渔夫随波逐流的劝说,以死明忠君爱国志;原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在仕途一片大好时,辞去所有公职,毅然投身公益事业,继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屈原、陈行甲无不是有个性的人,但他们的个性都是建立在他们自尊自爱、爱国爱民的思想之上的。这样的个性充分彰显了他们修身的成效,对社会具有正面导向作用。

反观吴艳妮,作为公众人物,其高调的准备动作无疑是她张扬个性的体现,但这一高调动作也暴露了她不谦逊的精神内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给公众的印象。

张扬个性,让个性成为修身之叶。当然,强调修身并不意味可以借修身之名否定甚至打压个性。 因为生命之树既需要发达的根系汲取水分和营养,也需要繁茂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来维持生长。合理张扬个性,不仅可以让生命的印迹更鲜明,还能让修身的成果更显著。在直播间清一色的“三、二、一,上链接”的喧嚣中,董宇辉畅谈历史文化,不可谓不个性。正是他的个性让“东方甄选”直播间异军突起。个性化的直播方式充分体现了董宇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正是他勤奋苦读、修身律己的结果。

修身与个性并济,让生命之树长青。没有个性的人生是单调的,不懂修身的人生是单薄的。在当今张扬喧嚣的时代,追求个性、张扬个性成了青春的标配。但我想说的是,生命的顶级配置是修身与个性并济。我们既要敢于像李太白高喊“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一样张扬个性,又要像《礼记》倡导的那样以修身为本。

希望我们都能从吴艳妮事件中了悟修身和个性的关系,在修身中张扬个性,在个性中修身,在喧嚣中坚守生命的底色,活出最鲜亮的自己。

评点:文章表达目的明确——从标题到正文,从中心论点到分论点,从论据到论证,一意以贯之,指向明晰;语境和谐,表意灵动——通篇以生命为树,以修身为根,以个性为叶,比喻贴切,说理透彻;用词准确,表意明晰,如“没有个性的人生是单调的,不懂修身的人生是单薄的”一句将“单调”和“单薄”对举,既形象地概括了“个性”“修身”之于人生的重要作用,又深刻地揭示了二者的不同,启人深思。全文遣词造句颇见功底,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编辑:于智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