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心和庄子气
作者: 张云广时近中秋,一场冷雨下过,天色已近黄昏。
邻居家的老榆树上,数只麻雀正梳理着翅膀下和尾巴上有些潮湿的羽毛,神情悠然而专注,还不时惬意地叽喳几声,像极了庄子眼中和笔下的风景。
天空,随风而动的灰色云层下,几只燕子在空中忙着捕食。过了不多久,它们就要飞往南方了——用羽翼追求梦想,丈量天下,一路奔波劳顿,如当年周游列国的孔子。
麻雀与燕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庄子与孔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
常常忆起老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大爷。算来他今年已经66岁了吧,在城里上班的儿女曾无数次劝他离开农村一同居住,却被他次次一口回绝。
他吹的小曲隔着老远就能听见,他喜欢独自一个人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看大豆的长势,摸摸高粱的结节,听听蟋蟀的弹奏,望望远处的羊群……满心盛开的都是满足和愉悦。他是一个典型的村庄留守者,正如那群麻雀,只在村庄附近鸣唱,任寒暑易节,春秋暗换。
自然界有界限分明的麻雀和燕子,而当今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却很难觅到纯粹的庄周和孔丘。孔子的入世进取激励我们在事业的疆场上驰骋拼搏,庄子的出世无为却能给欲火过旺的心灵降温——降低飞行的高度,还心态以平和、安宁。
怀一颗孔子心,染一身庄子气。在天做飞燕,落枝成麻雀,收放自如,高下皆宜。既如君子般自强坦荡,又似隐士般自在逍遥。如此,日子就能演绎成一门生活化的艺术,一路前行的风景更值得期待。(有删节)
文本解读:吴国梁
积极进取还是恬淡闲适?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许多人。
人生在世,若没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很容易变成“佛系”甚至“丧系”;而没有恬淡闲适的情怀,又容易变成工作狂人,变成物欲的奴隶,甚至忘却初心,走上邪路。当然,人人都知道二者不可片面强调任何一方,但其中的“度”却殊难掌握。
孔子曾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意思是“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孔子心和庄子气》一文别出心裁地借“燕子”与“麻雀”两种鸟来阐述这个道理。
在作者的笔下,“燕子”是一个“狂者”,它“用羽翼追求梦想,丈量天下,一路奔波劳顿”,它们的目的性、进取心,执行力,令人钦佩;麻雀则“神情悠然而专注,还不时惬意地叽喳几声”,像一个“狷者”,闲散怡然,令人羡慕。
这其实是人生的两种形态——积极进取与闲适怡然,也就是文章所要说的两种人生态度——孔子心与庄子意。
很显然,作者对“孔子心”和“庄子意”并没有任何褒贬之意,只是希望人们能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掌握好一个度。时间上,我们可以分为“年轻人”与“老年人”;空间上,我们可以分为“上班时”与“下班后”;无欲者,则无进取心;欲盛者,又容易迷失自我,而孔子与庄子则是纠正这两种性格缺陷的良药。
在表达上,作者并没有干巴巴地说理,而是采用了比喻、象征、对比等手法,多有精辟优美的词句,比如“孔子的入世进取激励我们在事业的疆场上驰骋拼搏,庄子的出世无为却能给欲火过旺的心灵降温——降低飞行的高度,还心态以平和、安宁”“怀一颗孔子心,染一身庄子气,在天做飞燕,落枝成麻雀,收放自如,高下皆宜,既如君子般自强坦荡,又似隐士般自在逍遥。如此,日子就能演绎成一门生活化的艺术,一路前行的风景更是值得期待。”这些句子完全可以作为优秀的作文素材积累下来,用于相关话题的作文中。
运用示例
小桥隐隐,炊烟依依,置身于此,听流水脉脉,观芳草萋萋,心已淡然。问桃源何处?心间。
总希望找到一片桃花源,来收容我们的天真和浪漫,众里寻她,蓦然回首,桃花源不过是一种悠然的心境。悠然的生活,是怀一颗孔子心,染一身庄子气,在天做飞燕,积极进取;落枝成麻雀,恬淡怡然。如此有狂有狷,收放自如,进退有据,高下皆宜,既如君子般自强坦荡,又似隐士般自在逍遥。如此,日子才能演绎成一门生活化的艺术,“桃花闲落,溪水自流”才能悠然坦荡,让生活汲取一缕悠然,浸染一丝芬芳。——安冬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