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
作者: 傅思晴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座雷峰塔,里面困着法力无边的白娘子。那段奇缘最后以大团圆告终,那个时候塔在我心中是一个枷锁,更是一个精神桎梏。
再长大一点知道的是大雁塔。
当我真的站在它面前的时候,看着那高高的塔檐在如画的夕阳下沉默,心中充满了一种“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眷恋和不舍,甚至还有因它伟岸高峻的身姿让人难以企及所带来的莫名遗憾。我想象着当年唐三藏历经磨难取得真经,站在大雁塔上的那一刻,是怎样的心绪——是如释重负的轻松,还是俯瞰繁华的自豪?也许两者都不是。那个时候的唐三藏也许心里空无一物,只有大彻大悟之后的平淡与真实,只有大雁塔铭记在心。在这里,塔锁定的是历史的脚步,定格的是真真切切的辉煌,然而也积淀了繁荣背后的艰辛和落寞。塔是历史沉默的记录者。
每段历史中,每个人都该有一座塔吧?我们的塔是什么?
突然就想起塔和围城。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几面墙围在一起的一块土地。钱锺书在《围城》里有一句经典的话: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塔又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是一群野外行走遇到大雨的人,找到一个屋檐去喘息。惊魂未定,这屋檐就开始变大,延伸开来,最终罩住了我们。塔对于我们,不再是历史的聆听者和对往事的朝圣者,它完完全全被生活化、现实化了。
许多美丽的大学都有美丽的景色,其中以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最为有名。听说北京四中的高三窗口是可以远远望见博雅塔的,因此,那里的学生总是不懈地为它而努力着。这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对塔的美好希冀吧。
想到这里,我便有了关于塔的答案。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平淡的生活中,塔更多代表着我们的向往和希望。要找到一座属于自己的塔,就应当叩问自己的心灵。塔之所在,便是心之所在。这样的塔,便不再是围墙,而是心灵的家园。
我想,这就是塔的意义。
(指导教师:邵吉青/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