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爱着中国
2023年8月20日,中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柯鲁克走完了她108岁的人生。这位“用一生爱着中国”的国际友人,她的人生轨迹与中国紧紧相连,与中国同呼吸、共命运,把一生的光辉岁月都留给了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海盐供给线被日军切断,盐价暴涨,民不聊生。1940年,对中国乡村多有了解的伊莎白受邀来到了兴隆场(今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协助调查全乡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为建立食盐供给合作社做准备,用以向穷人提供买得起的食盐。
虽然伊莎白只在大兴镇驻足了短短两年,但她为这里付出了许多——早在1940年她刚到大兴镇时,就和同事们开办了小诊所、育婴小学、贫民识字班等,免费招收贫困儿童,教孩子们识字和卫生知识。伊莎白在这里建立的平民学校旧址,至今仍然被保留着。
1948年,伊莎白和丈夫大卫·柯鲁克来到中央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任教,一做就是半辈子。伊莎白参与编写了我国第一套大学英语教程,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方面,做了多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伊莎白“终身荣誉教授”称号;2016年和2018年,中国政府先后授予她“十大功勋外教”及“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荣誉称号。
适用主题:外国友人;与中国紧紧相连的一生;用一生爱着中国;奉献……
素材运用: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作为新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者,伊莎白·柯鲁克躬耕教育几十载,选择了在中国的土地上奉献一生。始终保持着一份热情,她用一生爱着中国。她不是中国的女儿,但她的确又是中国的女儿。而于我们,也应把人生价值放在社会、国家当中去实现,把责任置于肩上,不论梦想远近,不论身份,都应该尽力去贡献自己的那一份力量。用坚持去谱写人生,用热爱去点缀人生。
上一篇:
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下一篇:
文明互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