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学习观”导写
作者: 邹俊嫔 张国光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荀子·劝学》篇有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意思是,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取悦别人。
当今很多大学生甚至名校生,读书学习只为了以后能进大公司,丰满履历,以便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温饱而已。
作为一名高中生,你如何看待学习的目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探讨君子与小人的学习目的。第一则是名言材料,展现了君子和小人两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完善自我”属于一种精神性、指向内生性的学习目的,“取悦他人”是一种功利性的、指向外向性的学习目的。第二则描述了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强调物质性、功利性的学习目的。对比两则材料,可知许多大学生学习是为了取悦他人,找到好工作,解决生活需求,这与荀子所说的“小人”相符。学习不应仅解决生活问题,而应注重丰富精神活动,通过学习实现自我完善。
任务指向很明确,写作主体是“高中生”,内容是“如何看待学习的目的”。考生可以选择材料一立论:正确认识学习目的,不断自我完善。人生目的为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学习指向内在成长与生命探索;也可以结合材料二破立结合,以破为主,论证功利性的学习目标是阶段性的、短期的目标,而非人生终极目标。指出其表现、分析其实质、危害,提出见解;也可以结合两则材料发表自己的思考,注意体现逻辑性,避免片面结论。
例文
君子之学
湖南省雅礼·浏阳市第二中学 黎星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古代圣贤强调学以致用、学思相辅,提倡通过阅读和学习来丰富内涵,提升才智,进而成就一番事业。荀子的“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更是对此作了深入的诠释。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做“志存高远”的君子!让青春之花绽放璀璨光芒!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说:“来北大求学的宗旨是做官发财,那这个宗旨就错了,求学的路,就必然走偏了。”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追求君子之学,如周总理所言“与胆肝人共识,于无句处读书”。在学习的过程中,解惑明道,完善自我,提升个人修养。
明学习之目的,不做目光短浅的“小人”。回顾历史,古代学子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奉为至理名言,因为他们深信“学而优则仕”。众多学子为了谋求仕途,沉迷于读书,甚至成为书呆子。56岁的范进因“中举而疯”,不就是读书功利主义的牺牲品吗?当下的大学生甚至名校生,同样认为学业有成便可获得他人认可,找到理想工作。殊不知,在愈发注重才学和修养的当今社会,若在竞争中失利,长时间找不到“好”工作,岂非重蹈范进的覆辙?学习的定位若出现偏差,贻误的将是自己的人生。由此可见,学习的目的之一是提升个人修养。
学为修己立身,要做志存高远的“君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君子之学,旨在通过“博学”,持续反省自我,最终实现智慧通明而无过失。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他们自信满怀、雄心壮志的背后,根本之处在于个人修养充足,然后才会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
如何明确学习目的,这不应成为读书人的一大难题。朱熹曾说:“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若将读书的目的仅限于个人生活,“进大公司”“丰满履历”,那么最终也只能拘泥于生活本身。只有在充实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将个人追求与时代潮流相契合,与国家的需求同步,方能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他们是北斗天问团队的工作者,共同追求理想,筑梦星海;他们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借助书籍的智慧,建设科技小院,实践中探索发展方向;他们是走入乡间的大学生,与村民共同奋斗,实现脱贫攻坚,于实践中寻找脱贫契机。
明目的修己身,走出个人小天地,为“君子之学”。
评点:文章从明确学习目的的必要性、重要性到如何明确学习目的,再阐述学习目的与志存高远的关系,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选用正反实例和名人名言逐层论证,材料丰富,内容充实。采用“引议联结“的方法,从材料中引述、分析,提出观点,结构清晰,论述严谨。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