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书法之道”导写

作者: 唐秀峰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书法用笔有方笔和圆笔之分。方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方形,如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刚毅正直之感。圆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圆形。如篆书、汉隶等可谓典范,圆润灵活而能给人通达圆融之感。项穆则在《书法雅言》中说道:“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合于中和,斯为美善。”确实如此,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是书法的妙境所在。

以上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都具有启示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第一段先“分”,分别介绍方笔与圆笔的特点,暗含“方笔与圆笔各得其妙”之意;再“合”,引用项穆之语,明示“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方臻书法妙境”之旨。第二段,由书法延伸到的“做人”“处世”,启发“当代青年”的思考。

审题时要提炼出“方笔”“圆笔”两大关键词,还要注意“做人”“处世”的领域要求和“当代青年”的身份提示。立意上可谈“方笔与圆笔各得其妙”,亦可谈“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方臻妙境”,后者更胜一筹。

构思上,可从三个方向进行:从“是什么”的角度,谈“方笔”与“圆笔”在为人处世层面的内涵;从“为什么”的角度,谈“方笔”与“圆笔”对于为人处世的意义;从“怎么样”的角度,谈为人处世如何做到“方圆中和”。行文时,可选择一个角度单成文,综合三个角度写成纵式结构更佳。

例文

落笔方圆得当,书写人生华章

□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中  尚赟尚

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道:“圆而且方,方而复圆……合于中和,斯为美善。”棱角分明的方笔与圆润灵活的圆笔和谐共用,书法方能臻于妙境。书法如此,为人处世亦然。当代青年立身处世,正要挺拔刚毅之姿态,磨炼通达之心态,中和方圆之道,书写人生华章。

身姿挺立,落笔方正,不忘心中清正之志

棱角分明的方笔使人抗得住喧嚣的干扰,抵得住繁华的诱惑,守得住内心的清正。落笔方正,是爱国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坚定,是奥运冠军张雨霏“我不服输,我一定要跟你拼了”的执着果敢;是对外“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不卑不亢,是对内“老虎苍蝇一起打”的严正坚决……有志气,有骨气,有正气。挺拔向上的奋斗之姿,守住内心的清正之志,正是吾辈青年应落下的棱角分明的方笔。

心怀通达,落笔圆润,不失处世屈伸之态

圆润灵活的圆笔使人看淡自身的荣辱得失,看清人格的贵贱高低,也给他人以心灵的安慰与温暖。面对廉颇“我见相如必辱之”的恶意宣言,蔺相如没有选择对抗,而是“引车避匿”“不欲与廉颇争列”,最终以自己的宽容大义征服了廉颇,二人共同守护了赵国的安全与尊严;面对批评家“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的傲慢挑衅,歌德彬彬有礼地闪在一旁,微笑回应道:“我恰恰相反。”传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胸怀通达大度,处事与人为善,正是吾辈青年应为和谐社会落下的灵活圆笔。

方圆中和,落笔得当,书写舒卷自如人生华章

方而无圆,缺少弹性的温情,只会走向僵硬死板;圆而无方,丧失刚性的原则,注定陷入混乱无序。智者选择方圆中和之道,以达美善人生妙境。兼以“直笔”和“曲笔”书写青史的良史如此,据沧浪之水的清浊选择“濯缨”或“濯足”的贤人如此,“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豪如此,逐梦人生路上的吾辈青年更应如此!

以方笔书写事业,以圆笔描绘生活;以方笔坚守思想,以圆笔调控行为。如此,躬逢盛世的吾辈青年定能落笔方圆得当,书写人生华章。

评点

文章立意精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开篇“引—析—亮”一气呵成,简练明确。2、3段和4、5段对举,分述方笔与圆笔的意义。6、7段深入一层,论方圆中和的意义。最后一段曲终奏雅,照应标题。内容充实丰满,表达准确流畅,富有文学底蕴,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编辑:关晓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