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风骨”导写

作者: 李璐琳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风骨”,是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风骨”最初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来形容人物,大约始于汉末。此后,“风骨”二字含义不断深化,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人们认为,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精神,表达出壮志未酬的幽怨;魏晋时期的名士,各个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就如专家刘强教授的观点:“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致使生灵涂炭。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的核心词是“风骨”,首先要明确“风骨”的内涵。从文章来看,“风骨”的内涵逐渐深化,主要包括:顽强的风度、气质;美学上,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文学上,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建功立业的精神,表达出壮志未酬的幽怨,如建安文学;人格上,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如魏晋时期的名士。

琢磨“风骨”二字,不难理解,“风”即风度,“骨”即筋骨,“风”即个性上有气质,如魏晋名士的个性——才华横溢,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骨”即精神上有力量,如建安文学的襟怀——为现实写作,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

最后,刘强教授的观点强化了“风骨”与其所产生的时代环境的关系。这句名言对魏晋风骨内涵补充了三点:价值多元(社会),个性张扬(人物),人才辈出(成就)。这三个词语很好地把前面的信息整合起来了。

审完材料,立意一定需要拓展到现实社会人生。当今社会,价值更加多元化,人才发展空间更广大。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风骨文化,发扬风骨精神,让人生有个性有力量呢?这是这则材料引导我们思考的问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