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 “预与变” 写作指导
作者: 王学华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受阻),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礼记·中庸》
人生就是无论你怎样计划,不同的时候仍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或一致,或偏离。因此,没必要事事都预先计划好。——(日)中村恒子《人间值得》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和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共有两则,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聚焦“人生规划”问题。第一则材料选用了《礼记·中庸》中的名句,阐明了人生准备与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二则材料选用了日本作家中村恒子畅销书《人间值得》中的名言,说明因为人生的不确定性,没有必要事事都预先进行计划。两个观点实际上呈现的是相对或相反的关系,写作时可以重点突出其中的一个观点,紧扣其内涵进行挖掘,也可以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进行整体的观照和辩证的思考,然后联系实际展开阐发。
参考立意:1. 人生需要计划;2. 人生不必太多计划;3. 大事须“预”,小事随“遇”。
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越国丧乱之际发兵攻越,越国军民同仇敌忾,大败吴军,吴王阖闾负伤死在归途中。吴王夫差继位,三年潜心备战,率复仇大军杀向越国,越国水军几乎全军覆没。越王勾践逃到会稽山,向吴国屈辱求和。按照吴国的要求,越王勾践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吴国服苦役。越王给阖闾看坟,给夫差喂马,还给夫差脱鞋,服侍夫差上厕所。勾践三人受尽嘲笑和羞辱,为图复国大计,他顽强地忍耐着吴国对他的精神和肉体折磨,对吴王夫差更加恭敬驯服。三年苦役期满,吴王放勾践回国。勾践时刻不忘在吴国受辱的情景,他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忘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经过十年“生聚教训”,终于灭掉吴国。、
“刮腻子”冠军的厚积薄发
2022 年10月,一则“‘00后’小伙‘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并一度冲上热搜。马宏达是浙江建设技师学院16级建筑装饰技师班学生,经过4天的激烈角遂,他获得了2022 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比赛冠军,实现了该项目上中国金牌零的突破。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刮腻子无非就是将腻子刮在墙上以保证墙面平整。但在世界级比赛中,却有着偏差不得超过1mm 的苛刻标准,同时还要考验运用石膏在一面空白墙面上自由创作的技艺与审美。为此,马宏达五年磨一剑,从2019年开始备战,每天训练不低于7小时;夏天,身边总会备着几套训练服,以防被汗水一遍遍浸湿;一双5厘米厚、能用一年的钢头鞋,两个月就磨破了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凭借扎实的技术和稳定的发挥技压群雄,一举夺冠,成就了自己,也赢得了赞誉。
刘畊宏:长期准备,一朝出圈
“腰间的赘肉咔咔掉,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2022年4月,刘畊宏的健身直播火了。直播中,他与妻子一身运动装,跳着“毽子操”。魔性的口号,配上周杰伦的歌曲,在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干万粉丝,众多“刘畊宏女孩”和“刘畊宏男孩”加入居家健身的行列。刘畊宏能够带火“健身直播”,原因是他对健身的热爱和专业,以及长期的准备积累。刘畊宏从18岁就开始接触健身,当时,没有像样的健身房,也没有资料,他就自己去找一些书籍了解人体构造,在自己身上试验各种健身方法。慢慢地,刘畊宏就摸清了一些门道,也练出了效果。此外,他的走红和这几年健身行业的变化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刘畊宏直播间的出现,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在保证运动量的前提下,让粉丝既能忘记运动的枯燥,又能收获运动带来的愉悦。
预之,变之,达之
一考生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言不谬。人生如一场旅行,如若没有计划与安排,恐怕会遭遇不测风云。然而,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适时的变通有助于我们开辟新的蹊径,于人生鸿旅中到达四海。
“预”一字既有计划安排之意,又有超然思维的意味。在目的迷茫、许多未知如狂风骤雨袭来时,预先计划是一味镇定针,助我们沉下恐惧的心情,冷静思考自己的想法与目标,并保证我们在旅途中拥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底气与勇气。不仅如此,拥有超前思维不仅可以未雨绸缪,还能推动思维的碰撞,擦出创新的火花。正所谓“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唯有预之,才能通之,观“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之景。
然而,人生旅途中总是存在变幻莫测的未知与险阻,有时仅凭预先的计划与安排难以攻克难关,诚如《人间值得》中所言:“人生就是无论你怎么计划,不同的时候仍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或一致,或偏离。”遇此问题,我们不能死板地用事物的套路对待,相反,我们应学会适时变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如川流之势不可挡,与其临川叹其东去不回,不如泛舟而下一日千里。更有慧者改道易渠,灌溉原野,收获万顷良田,正所谓察势者明,顺势者胜,驭势者独步天下。在新问题涌现时,我们应该根据“势”适时“变”,如此才能于无路处辟新路,于山重水复时寻得柳暗花明。
或许常有人会疑惑:“如果事事都变幻莫测,那岂不是事事都不用预,仅变足矣?”答案是否定的。预与变是天平中勉力平衡的两端,是异体同源,相互促进,相互铺垫的,预为变开辟道路,而变又为预提供更好的平台。唯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觅得人生鸿旅中破解难题的关键密码。
然而,“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时代的幕布下斟满了意味不明的絮语,有的人放纵不预自诩潇洒,有的人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这种令人叹息的现象在现实的三维世界里俯拾皆是。当代青年应看到计划与变化的重要性,唯有将两者铭记于心中,才能在人生的鸿旅中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我们应常记:预之,变之,方达之。
评点 : 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内涵的基础上,以“预之、变之、达之”为题,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态度,又概括了人生成功的三步骤,简洁凝练。开篇引入名言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重点从“预”和“变”两个层面进行条分缕析,既阐明两者的辩证关系,又突出各自的价值与意义,理性色彩浓郁,思辨意味很足,显示出作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末点题,升华主旨,强化观点的表达。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整体写作语言凝练而简洁,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