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后女科学家王琳:祖国对我有无穷向心力

放弃海外优厚条件,80后女科学家王琳回国创立华中地区首个再生医学研究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带领团队攻坚医学难题,首次发现丝胶修复人体受损的神经、软组织和肌肤等生物医学价值的“宝藏”,使我国在该领域迈入国际前沿,走出一条原创的再生医学“丝绸之路”。

王琳出生于湖北武汉一个医学家庭,从小受到父母熏陶,对生物医学研究产生了兴趣。父亲曾前往德国攻读医学博士,学成后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祖国成为协和医院外科的“一把刀”。父亲的选择对女儿产生了深刻影响。2011年,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王琳谢绝了导师的挽留,作出了与父亲当年相同的决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还在哺乳期的王琳接到了一个火线任务——在最短时间内筹建医院的核酸检测实验室。面对襁褓中的女儿,王琳毅然带领团队站上了抗疫一线。在与新冠肺炎疫情鏖战的三个多月里,王琳带领的核酸检测团队总检测量超过60万例,居湖北省第一,是全国核酸检测开展最早、检测最多的医学实验室之一。

适用主题:勇于担当;爱国奋斗;赤子之心;报国之志……

运用示例:专攻术业,登峰造极,这是大国工匠的注脚;青春坚守,一生伴随,这是敦煌文物修复小组的注脚;血肉凿路,灵魂扶心,这是扶贫攻坚人员的注脚。在那一批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王琳是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仅有的 6名女性之一。“只因我是祖国的女儿,祖国对我具有无穷的向心力。”王琳这样总结自己的归国之旅。怀揣着“寻找有价值再生医学修复材料,解除患者病痛”的理想,王琳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创建了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这就是她的注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