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导写

作者: 徐小平

材料作文“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导写0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方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卢新宁应母校北京大学之邀,以学长的身份于北大中文系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她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二十多年的社会生活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怀疑的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请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受。

写作指导

卢新宁演讲的题目《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可看作材料的主旨和写作的中心。“在怀疑的时代”点明了写作的出发点——诸多人尤其是当下一些年轻人常常对理想、信念、真理等东西产生怀疑与动摇;“依然需要”表明曾经、当下、未来都会需要,不可动摇;“信仰”则是写作的关键词。

在具体写作时,可由卢新宁的话或时代背景引入“信仰”这个话题,阐述一下“信仰”的概念。行文思路可有三种走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可着重谈“信仰是什么”,如信仰是杜甫的心忧黎民,信仰是李大钊的追求真理,信仰是孟晚舟的中国红等;也可着重谈“为什么要有信仰”,如心中有信仰,前路才有方向;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心中有信仰,未来才有希望等;还着重谈“怎样才能坚定信仰”,如不轻信、不盲从、善思辨等。

例文

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

湖北省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 陈诺

曾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卢新宁在北大演讲时,激励北大学子要永葆信仰,不要怀疑心中的理想与爱,也不要怀疑时代的明亮与帅。是的,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家与国的使命,理应做到——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

信仰,是迷茫时的灯塔,为你照亮前路。

“清寒枯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是神舟的“超级替补”邓清明一生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作为航天员,谁不想追寻这些宇宙级的浪漫呢?而作了23年备份的邓清明从未如愿上过天,却仍然每天坚持训练,时刻准备着。在别人探询的目光中,他也迷茫过;在女儿问他“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时,他也动摇过。但正是那种“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的坚定信仰,让他走出了迷茫的沼泽,走向了光的方向。

信仰,是孤勇时的翅膀,带你一飞冲天。

“但闻尘飞战鼓急 ,一踏冰雪意气生”是北京冬奥会上流传的热血传奇。“我不是为了打败别人,只是想超越自己”的谷爱凌,勇敢挑战空中转体1620,让自己一举成为首钢大跳台的“玉娇龙”;命运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花滑勇士羽生结弦却偏要回应“我就是风暴”,用指尖抠着障壁也要去完成突破人类极限的4A;老将齐广璞一路在质疑声中不断翻越自我的高山,完成了四届冬奥会的大满贯拼图,让自己矗立成“风暴中的王者”。这些冬奥选手,从不怀疑人类极限之光的闪耀,只笃定一份“更高、更快、更强”的信仰,孤勇征战,奋力翱翔,然后一飞冲天。

信仰,是青春时的战鼓,助你策马华夏。

“一片丹心图报国,不负青春与韶华”是一群“貌似傻傻的人”写下的少年中国说。君不见,“00后”护士李火容,援武汉,勇担责,坚信“使命重于生命”,年纪轻轻就冲在抗疫第一线;君不见,青年学者曹原,怀壮志,苦钻研,坚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两登《自然》杂志,与世界分享学术成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那声告白,仿佛低徊于时光深处的闪电,绽放出绚丽夺目的信仰之光!正是这些“貌似傻傻的人”,听从于心中铿锵的战鼓声,做着“看似天真的事”,一朝尘净光生,照破华夏山河万朵!

日月其迈,春秋代序。吾辈青年唯有坚决摒弃“我不相信”的执念,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摆脱玩世不恭的羁绊,破除“佛系”“躺平”的藩篱,愁与哀皆忘,去追一个信仰!

评点:文章开篇立论,主体三分其意,连设“灯塔”“翅膀”“战鼓”三喻,足以破除“怀疑”之念,高扬“信仰”之光。而素材的丰富鲜活,又为论证锦上添花。语言锻造优美,妙词佳句时见,排偶、比拟信手拈来。更难得的是——字里行间激荡着书生意气,真正体现了青年一代“追一个信仰”的高爽明亮。

(编辑:王冠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