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针

作者: 郭芈非

上周六,妈妈给我买了一套趣味科学实验套装,当我打开说明书时,“漂浮的针”几个字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问题从我脑海中闪过:针还能漂浮在水面上吗?针是金属的,不应该直接沉下去吗?我带着一份好奇开始了实验。

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有:盆、水、面巾纸和缝纫针。我先端来一个盆,将里面装满水,再把面巾纸撕成小块,轻轻地放在水面上,然后把针放在纸巾上。浸湿的纸巾好像一艘在水面上漂浮的小船,船上躺着一个“小针人儿”。过了一会儿,针和船慢慢分离,船渐渐沉没,针却还漂浮在水面上,像一根轻飘飘的木棍,优哉地躺在水面晒日光浴。我趴在盆前,仔细观察着针的两端,它却一点儿也没有要下沉的意思。

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根针为什么不下沉呢?”妈妈说:“针放在面巾纸上,在面巾纸慢慢下沉的过程中,水分子便有了重新形成张力的时间,水的表面张力像一层透明的薄膜,将针托在水面上。”

我又等了很久,针还是没有沉下去,我等不及了,用手在水盆里搅动了几下,针好像生气了似的,摇动了几下身子,就钻入安静的水底休息了。原来,搅动会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啊!

我想,如果把纸撕成别的形状,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于是,我将纸撕得比针还短,结果针刚刚挨到纸,纸和针就手拉手一起沉了下去。原来纸张比针短时,它形成的表面张力就不够举起针,好神奇啊!

这个科学小实验真有趣,既让我懂得了表面张力的小知识,又让我享受到了科学探究的快乐。

(指导教师刘瑜)

科学小实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新奇而有趣的。它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增长孩子们的科学知识。小作者就通过“漂浮的针”这个小实验让我们领略了科学的神奇。小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实验过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时是如何操作的以及实验后妈妈对实验原理的解释。更可贵的是,小作者非常善于思考,她在了解了实验原理后,尝试改变实验时纸张的形状,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让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可读性更强。同学们也要学习小作者这种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哟!

(安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