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

作者: 王铁青运河特级教师工作室

变形记0

【项目情境】

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夜晚,宇宙间的一股神秘力量让世间万物突然觉醒,它们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意识、情感与记忆。从书桌上的笔到窗外的风,从古老的文物到现代的智能手机,每一个物品都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这些觉醒的物品渴望被理解,于是,它们开始寻找能够倾听它们心声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想象的孩子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成为“万物秘语者”,解读与诉说它们背后的秘密与故事吧!

【学生作品】

寻落

浙江省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杜沐恩

我是一片残缺的瓦。我本是明代的龙纹琉璃瓦,让我来和你们诉说那段往事。

最初的我,是一块庞大的白瓦。那时,我平平无奇,工人用水给我擦洗得亮晶晶的。直到一天,我醒来,看到工人拿着一把小巧的刻刀,在我身上温柔地划过,最后还用鲜艳的颜料一点点涂满我全身,为我穿上了美丽的华服。我从工人深黑色的眼眸中,看到了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神龙和一朵朵欣然绽放的荷花。工人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我想,我一定漂亮极了!工人把我放进火里,我感受着冰冷的身体一点点变得坚硬而温暖。

那天以后,我在一座古老的寺庙里落脚,每天看着人们来来往往,听着晨钟暮鼓。直到战乱四起,山河动荡,寺庙破败了。又不知过了多久,一群服装怪异的人冲了进来,他们看到我,顿时露出贪婪(lán)的笑容。

他们竟然用大砍刀将我整整切成了二十份!我身上的四条龙断筋碎骨,荷花四分五裂。我被疼痛折磨着,困在了一个黑色罩子中,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等我醒来时,我已经被死死地粘在了墙上,四周都是跟我一样的物件……它们同样待在冷冰冰的牢笼里,没有名字,只有一串看不懂的数字。虽然,我被精心修复和拼凑,但心里却是空落落的,因为我缺失了两样重要的东西。

清晨,喧闹声响起,人群如同潮水般涌进。一群白皮肤、蓝眼睛的人盯着我,他们的眼神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每当夜深人静,我都会悄悄地想念我的家乡,梦想着有一天能回到那里,找回自己失去的部分。直到那天,我看到一个黑发黑眸的女孩儿。

“你……你不是明代龙纹琉璃瓦吗?”她不可思议地看着我。

“你认得我?”我激动得差点哭了出来。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属于自己的东西。”她心疼地安抚着我,“你为什么跟着我?”

“我想找回我丢失的东西……它们一定在中国!”我微垂的头扬了起来。

一架飞机从英国飞往中国……

踏上故土,我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两样遗失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文物朋友,有来自商朝的青铜器,有来自唐代的瓷器……我们聊着各个朝代发生的趣事,仿佛建立了一种超时空情感链接。或许这就是我那丢失的一件东西——情谊。

在寻找的途中,我去广场打太极,去河边品茶,去江边观潮,或坐在草丛上仰望蓝天。直到有一天,我回到了记忆中的寺庙。它被重新修缮(shàn),香火缭绕。此刻,我终于明白,我缺失的另一样东西,其实一直都在我心里,它就是家国情怀,是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梦,醒了。我呆呆地瞧着被我枕着的画册,上面正是明代龙纹琉璃瓦图片。

据统计,从1949年至今,我国成功追回15万件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拆不开、剪不断的故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文物重新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土。

点 评 :小作者以琉璃瓦的口吻,深情回望历史变迁,展现文物流失与回归的渴望。文章构思新颖,叙事流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亲历文物之殇(shāng),感受家国情怀。结尾处寓意深远,引人深思。虽在逻辑与细节上仍有提升空间,但整体而言,作品充满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不仅展现了小作者对文物的深情厚谊,也引导读者思考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指导教师:陈清怡)

上一篇: 神奇的掌心火焰
下一篇: 天空中的生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