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钢笔的故事

作者: 吴彭宇

“听说了吗?咱村里要举行书法比赛了!”

“对啊,对啊,我刚也听娘说起,听说第一名的奖品是一支钢笔呢!”

村口榕树下,小伙伴们一边乘凉,一边谈论着……

那个年代,钢笔对于我们这些贫苦孩子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奢侈(shē chǐ)品,我的心底一直渴望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钢笔。于是,我决心参加这场比赛,为了那支梦寐(mèi)以求的钢笔,也为了向村里的小伙伴证明自己能写出一手好字。

然而,我没有一支像样的毛笔,更别提墨汁和宣纸了。

我一路小跑回家,焦急地对母亲说:“娘,能给我买一支毛笔吗?还有…… 还有墨汁和纸,我……我想参加村里的书法比赛。”

母亲蹲在地上,翻弄着刚从地里收获的土豆,问道:“六儿啊,你要的那些东西得多少钱啊?”

“一块钱!”

“那么贵!我把收来的土豆卖了可能也不够呀!六儿,不急,妈妈再想办法去!”

母亲面露难色,却仍安慰着我。我也明白,这笔钱对我家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意识到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不懂事,赶忙对母亲说我是开玩笑的,然后转身跑出家门。

我并未因此放弃,开始四处寻找能帮助我的人。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热心的老人,他是我们镇上唯一的语文老师,头发花白,身材精瘦,一脸严肃。平日里,我见到他就像老鼠见了猫,可此时我知道,他是我最后的希望。我顾不得羞涩,效仿刘备“三顾茅庐”,每天傍晚都跑去老师家门口。

“老师,您就答应我吧!” 被无数次拒绝的我,看到老师走来,再次请求道。

“唉!” 一声叹息,这次门不像之前那样紧闭,而是留了一道小小的缝隙。我像一只偷溜进米仓的老鼠,“滋溜” 一下就进了屋。只见老师拿着毛笔蘸水,在书桌上书写,旁边还放着一支蘸满水的毛笔。我忐忑(tǎn tè)地拿起笔,学着老师的样子在桌上比划。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老师指点我时发出的敲桌面的声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刻苦练习书法。甚至在干农活时,我也是一边拿着锄头翻地,一边在脑海中回忆老师教给的方法。没有多余的纸和笔,我就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撒上一把细沙,把沙子铺平当做纸,再去屋边的桃树上折下一段树枝当做笔。我反复临摹(mó)古人的字帖,一遍又一遍地揣摩(chuǎi mó)每一个笔画的力度和节奏。小伙伴们见我天天在地上写字,都笑话我,觉得一个没有学会书法的人怎么可能去参加这次比赛呢?渐渐地,我的手指磨出了茧子,但我却乐在其中。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点亮煤油灯,继续练习。那盏煤油灯,见证了我的汗水和努力,也照亮了我通往梦想的道路。

终于,比赛的日子来临了。我穿着家里唯一一件干净的白色汗衫,来到了镇上的比赛场地。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来自各个村庄的孩子,他们个个信心满满,看着就不容小觑(q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身边的小伙伴逐个完成了作品,而我因为耽误了一些时间,还有部分没有写完。这时我看到了站在围观人群中的老师,他慈祥地看着我,仿佛在告诉我:不要着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我停下笔做了短暂的休整,再次提笔,逐渐进入了状态,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我和我的笔。

终于,到了评委宣布结果的时刻了!

“第三名,李富贵;第二名,张红军;第一名……” 不知何时,我的双手已紧紧揪在一起,下嘴唇也被咬出了深深的牙印。

“第一名,幸福村的六儿!”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工作人员将那支崭新的钢笔交到我手中时,我才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我紧紧地握住那支钢笔,脑海中像村口放映着的电影,老师过往对我指导时打的手心,我顶着烈日在空地上书写时流过的每一滴汗水,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那么甜蜜!

[注:文中的“我”系作者的爷爷。]

(指导教师:王铁青)

上一篇: 不起眼的 小惊喜
下一篇: 月下漫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