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童年
作者: 许子皓在我的故乡,有一条溪流,村民们亲切地唤它为小河。不过,论宽度和深度,它更像是一条稍深些的小溪。村舍如繁星般沿着小溪错落有致地排列,几乎每家门前都设有河埠头,那是村民们洗衣、洗菜的好地方。此外,村子里还分布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池塘,池塘四周环绕着连绵不绝的稻田和菜园。小河、池塘以及稻田,共同构筑了我们童年的欢乐天地。
一
春回大地,暖阳温柔地洒在河岸,村民们开启了河边的日常活动——洗菜、宰杀家禽。这时,总会有一些蔬菜掉落的碎菜叶,还有家禽掉下的小块碎肉,纷纷沉入河中。这些“残羹冷炙”,瞬间成了小鱼小虾的盛宴。而我呢,总是拿着从供销社淘来的小塑料筐,像个神气的小渔夫,守在河埠头边,准备捕捉这些灵动的小精灵。
捞之前,我会用粗麻绳给塑料筐的把手仔细地缠上一圈,自制一个简易提手,然后轻轻将筐沉入水下,静静地等待小鱼小虾聚拢过来。时机一到,我眼疾手快,迅速提起筐子,一筐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便到手啦。
这些小鱼,通常会成为家中鸡鸭猫的美餐。而那些小虾,我会精心挑选一番,无论是用盐水煮,还是和韭菜一起炒,抑或是直接蒸煮,都能变成一道道让人垂涎欲滴的佳肴。
二
烈日炎炎,热烈的盛夏拉开了序幕。这个时节,我最爱的活动当属钓小龙虾啦。村里孩子们钓小龙虾的方式简单又直接,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或棍子,再从被褥上拆下一根粗棉线,钓虾的简易工具就诞生了。
钓饵的选择也不费事儿,夏季菜地里随处可见的“田鸡”就是最佳之选。我们捉上几只“田鸡”,剥去皮,把粗棉线系在它们的腿上,钓虾工具就大功告成了。我们带上小水桶、塑料袋等容器,就出发钓小龙虾喽!
夏季的午后酷热难耐,我一般会选在池塘边的树阴下垂钓。这可不只是因为我怕热,小龙虾也喜欢在树阴下的水草丛中乘凉避暑呢,在这儿更容易钓到它们。我选好位置后,把钓竿轻轻投入水中,就耐心等着小龙虾上钩。偶尔会有小鱼来抢食“田鸡”,这时别管那轻微的动静,继续耐心守候。当粗棉线突然被猛地一扯,我眼疾手快地提起钓竿,一只青色的小龙虾就被钓起来啦!这会儿它还在美滋滋地享受“田鸡”肉的美味,压根儿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成为盘中餐喽。
在那个年代,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对钓小龙虾乐此不疲,毕竟谁能抵挡得住餐桌上那一个个让人食欲大增的小龙虾的诱惑呢?有时候呀,一天钓到的小龙虾实在太多,家里根本吃不完,我们还得邀请三俩邻居,才能把一大盆小龙虾一扫而光呢!
三
秋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金黄色的稻田里,稻谷被收割一空,只留下一捆捆的稻草。村民们辛勤地将这些稻草扎成一个个整齐的垛,散布在田野上,在阳光的照耀下,远远看去就像一堆堆闪耀的黄金。
我们这群调皮的孩子,总是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抽出几根稻草,或者向忙碌的大人们讨要几根,经过一个月的积累,总能攒下不少。于是,我们找来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寻一片空地,从家里拿出几个新鲜的地瓜,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埋在稻草堆中。接着,我们再偷偷取来一根火柴,点燃草堆的一角……
火光欢快地跳跃着,稻草燃烧时发出“噼啪噼啪”的声响。不一会儿,火焰渐渐熄灭,地瓜在这温暖的“怀抱”中变得香甜软糯。我们迫不及待地扒开还冒着热气的草灰,取出那金黄色的地瓜,然后围坐在田埂上,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着这份来自秋天的热乎乎的美味,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四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这时候,村里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抓鱼盛事。
村民们齐心协力,用水泵(bèng)把池塘的水抽干,然后穿上防水的连体胶裤,踏入那片湿润的塘底淤泥,开启与鱼儿的亲密“较量”。虽然抓鱼过程中难免有人会不小心滑倒,弄得满身都是泥,但池塘上空却始终回荡着欢声笑语:“快来看,这鱼真大!”“哇,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甲鱼吗?”
收获的战利品里,鲫鱼、草鱼、鲢鳙(lián yōng)是主力军,偶尔还会有凶猛的黑鱼不期而至。鲢鳙头部硕大,我们亲切地叫它“包头鱼”。
当一个池塘的鱼儿被一网打尽后,我们会用大小各异的竹筐装得满满当当的,然后平均分配给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随着冬季结束,来年春天,池塘又会注满清水,新的鱼苗将放入水中,开启新一轮的生长,而我们也满心期待着下一个冬季的丰收时刻。
四季轮回交替,我们有幸品尝到各式各样的佳肴,这些美食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啊!
[注:文中的“我”系作者的母亲。]
(指导教师:王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