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年橘味,浓浓故乡情

作者: 谭梓希

陈村镇,龙津城,屹立顺德北大门;百花村,橘果香,千年花乡美名扬。岁末年尾,那一片片金灿灿的橘田飘来沁人心脾的橘果香,那殷实饱满的果子挂满枝头,道出了橘农丰收的喜悦,更道出了浓浓的故乡情。

儿时,我总喜欢在爷爷的橘田里尽情玩耍,快乐奔跑。爷爷总是笑眯眯地望着年橘幼苗,悉心地给它们浇水。看着他豆大的汗珠,气喘吁吁地拉着那沉重的水管慢慢前进,我心疼地说:“爷爷,休息一会儿吧!”“不用,很快就浇好了!”那张涨红的脸、那忙碌的身影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

农闲时,爷爷总喜欢给我讲年橘的故事。“小希,我们陈村种植年橘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啦!年橘栽培是个精细活哦!”“为什么?”“一棵年橘要用三年的时间,从砧木到移盆,每天浇水,第三年才能成树,精剪枝条,弄出各种造型。记得我刚种年橘的那几年,每天都要用水桶去河边挑水,一桶水只能浇灌四五棵橘子,每天提着水桶来回走……”“那要走多少趟啊?一盆年橘凝聚了您多少心血呀!”爷爷意味深长地说:“年橘就是我们的根啊!”“根?”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最期待和爷爷一起,沿着橘田的小河坐着小木船顺流回家。橘田里嫩绿的幼苗舒展着枝条,于无言中传递着生命蓬勃的力量。“小希,以前交通不发达,我们会摇船把年橘运到其他地方卖,那时河涌就出现了千船万舸满载金黄的橘果,远远望去好像一船船的黄金在河里漂流呢!我的扒草艇的技术就是那时练出来的!”“那岂不是很壮观?”我心中写满了敬佩与自豪,“爷爷,那扒草艇比赛也是那时延续下来的?”“对啊!”

记忆飘到草艇大赛上。岸上,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让人热血沸腾。宽广的河面上五只草艇齐头并进,不相上下,划船的人们手拿船桨,整齐有序地喊着口号,身子往后斜,用力往前划。只见一队超越了二队,二队一看局面不好,便喊起了口号“一二、一二”,很快,二队追上了一队,两队一齐冲过了终点线。我们拍手叫好,为选手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赞叹。这时我才理解了何为“根”,扒草艇比赛书写的正是陈村人坚持不懈、团结一致的精气神。

后来,听爷爷说,水上花市改为“云端花会”“年橘VR购”,橘果很快就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华侨们可喜欢年橘呢!小小年橘的故事真多!它把吉祥如意带给千家万户,是春节最美的文化底色。

我深深地爱上这“大吉大利”的年橘,爱上陈村人求真务实的品格,更爱上那浓浓的思乡情。金黄橘田,吉祥如意,耕读传家,延续希望。那是我们共同的“根”。

(指导教师:陈燕冰)

喝彩:一橘一世一坚守。小作者用流畅的文笔讲述了年橘的传承与发展,敬佩像爷爷那样坚持不懈、求真务实的橘农们,也找到了自己的“根”。这就是传统的力量,于无形中催我们奋发。

(配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