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一剪, 传承文化
作者: 李金熠
提到扬州,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都会是风景秀丽、湖水清澈。然而,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剪纸,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穿过一条巷子,满眼古朴的风光,青砖石瓦,每处墙的缝隙中都透露着年代的久远和历史的沧桑。不知不觉,我和妈妈来到了扬州486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前。博物馆大门是红色的,左右两个门环相映成趣,呈现着对称之美。周围的亭台楼阁朴素而典雅,既大气又庄严。
我迫不及待地进入大厅,向“张秀芳剪纸工作室”走去。张秀芳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她13岁学习剪纸,长期坚持,技术高超,最终捧得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最高奖“山花奖”。展厅内一幅幅旷世神作,神采飞动,堪称绝妙。你瞧,那一匹匹小马驹撒开四蹄,在辽阔无垠的原野上自由驰骋;梅、兰、竹、菊神韵十足,生机勃勃,被大师们赋予了新的生命;灵巧的小麻雀跃然纸上,仿佛正在“叽叽啾啾”地鸣唱,清澈悠远,给人们带来生命的怡然。
眼前的一切,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八岁时的剪纸经历。那段时间,我对手工剪纸特别痴迷,常常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安静地练习剪纸,一坐就是半天,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当各式各样的蝴蝶、青蛙、老虎“爬”满墙面时,我一度认为自己就是世上的“剪纸第一人”,还到处把自己的剪纸作品送人收藏。如今,站在大师们的剪纸作品前,再想想那时的自己,真的好幼稚,因为我离那一步,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一些传统艺术文化被慢慢地遗忘了。作为扬州的青少年,我不会忘记传统,要继续将剪纸文化发扬光大,永远地传承下去!
(指导教师:潘佳梅)
纸上乾坤: 扬州剪纸,是江苏省扬州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扬州市文化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为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