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里的幸福

作者: 付睿晗

镂空里的幸福0

王金焕老师独自一人坐在工作室里,这位天津宁河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正构思着新作品。

她的目光落在了一纸窗花上。看着这窗花,她陷入儿时的回忆:正值隆冬,三四岁的小女孩倚着奶奶坐在热炕上,奶奶拿出几张红纸、一把剪刀,搁在炕头的八仙桌上。小女孩满眼期待:“奶,今儿个剪啥?”奶奶笑着答道:“春节快到了,今儿剪个娃娃鱼窗花,祝来年年年有余!”小女孩拍着手兴奋地叫了起来:“好!好!”奶奶拿起一张红纸,折上几折,用指甲在这里印一个印儿,在那里印一个印儿,“咔嚓咔嚓”剪了几刀,一个镂空的抱着大鱼,脸上笑出酒窝的胖娃娃便安然躺在奶奶的掌心。小女孩开心地接过它,捧在手里仔细端详,怎么看也看不够……

回忆着年幼时跟随奶奶剪窗花的经历,王老师一下子有了灵感,一张红纸随着剪刀的“咔嚓”声,渐渐出现了精致的图案。她眉心舒展,笑意盈盈,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

我们登门拜访时,王老师刚刚完成了她的新作。她将我们迎进工作室,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起充盈着她心血的作品。

“你们看这几幅,”王老师介绍道,“讲的是咱们天津宁河七里海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片水域里妖魔横行,天天兴风作浪,淹没了沿岸百姓们的房屋、农田,搅得民不聊生。一天,奇迹发生了,一只吉兽踏水而来,它震慑住了所有住在这里的妖魔,把它们通通赶出了这片海域。吉兽留了下来,保佑着沿岸村民。自此,七里海年年风调雨顺,成了一片鱼米之乡。这只吉兽的名字叫麒麟,人们为了纪念它,就把这片地方叫做‘麒麟海’。后来人们叫白了,就成了谐音‘七里海’。这组剪纸就描述了这个故事。”

工作室一幅吉祥字剪纸尤为奇特,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由365个指头大小的“福”字一圈圈排列而成,最外圈还有“三百六十五”字样。这些福字儿并非拼贴的,而是一整张纸直接剪出来的,里面的每个福字都连在一起,无一处断开,实在令人称奇。王老师说:“福、禄、寿、喜、财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五个吉祥字儿,寄托着美好的寓意,诞生了许多剪纸作品。这365个福字对应着一年中的365天,天天都有一个祝福。正是因为中国人对美好幸福的向往,这些作品才会诞生。”

天津剪纸是天津生活、文化的缩影。在这里,我们能体会到天津的乡土人情;在这里,我们能领略到传说故事的美妙;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指导教师:王文渊)

纸上乾坤:天津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艺术风格、制作方法均有独到之处。它不同于南方剪纸的纤细秀丽,也不同于北方其他地区剪纸的粗犷淳朴,而是偏重写意。天津剪纸借鉴了年画、瓷器、木雕等图案设计,注意外形刻画。人物比例匀称,线、面衔接柔和,无明显的幅度变化。整体图案浑厚有力,线条流畅,刻画精细,花鸟人物栩栩如生,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