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线增加文章层次感

作者: 张年军

本文有两条线索:“我”参加研学活动是明线,“我”在研学活动前后和过程中的心理起伏是暗线。

明线写事件,暗线写人物的情感,二者相互交织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文章主旨,并使作者的情感表达更臻完整。

这里主要就本文的暗线稍做分析。文章开篇,作者说“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我的眼前晃啊晃”,是什么东西呢?此处埋下伏笔,按下不表。准备出发时,“我”想起那诱人的公主裙,情绪低落,文势产生跌宕。接着,“我”兴高采烈到了稻田,一阵风吹来,又想起公主裙,情绪再低落,文势又跌宕。后来,割稻子使“我”兴奋,“来时的某种不情愿被这种愉悦感打跑了”,情绪高涨,文势再跌宕。再后来,“沁人心脾的稻香充塞了我心灵的空间”,田间的收获因为情感的注入而升华,“我”进入了诗意的境界。及至写日记时,“我”把公主裙放在旁边,幻想“那上面红色的花朵绽开了笑靥”,此处虚写和开篇虚写遥相呼应,韵律和节奏同现。

明线和暗线交织,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并凸显文章的艺术特色:心理起伏、文势跌宕,多层次的情感表达丰富了文章内涵。

如果抽去这些情感起伏变化的描写,仅保留研学的过程讲述,那么故事的可读性、艺术性将会黯然失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