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描写中发现品格力量
作者: 吕小玲上课铃一响,吕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人物猜猜乐”几个大字,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通过阅读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请大家来猜猜他们的性格或品质。”“这很难吧……”同学们犹豫起来。“不难,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探索。”吕老师微笑着说道。
品读语言描写,体悟人物品质特点
吕老师:“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这句话你们记得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船长的哪些特点?”
林林:这是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说的话,他在危难之际临危不乱、果断地作出选择,救出了船上60人,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轩轩:作者通过对哈尔威船长的语言描写,体现出船长强烈的责任感。
果果:读这一段话时,我通过关键词“大声吼道”,读出了船长临危不乱、非常镇定的品质。
写语言,符合人物身份
吕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通过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质。本单元中,黄继光视死如归,挑山工认准目标、坚持不懈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呢?
凌轩:我觉得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特点。比如,我和弟弟的说话口吻、用词都不同,弟弟的语言幼稚、天真,而我的语言相对成熟。
吕老师:说得真好!人物的语言描写个性化。只有注重了个性化的描写,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我们以“下雪了”这句话,分别以淘气的小弟弟、勤劳的农民、环卫工人的口吻试着说一说。
乐乐:我想调皮的弟弟定会边跳边喊:“啊……下雪了,下雪了!我终于可以堆雪人了!”
袁满:我想爷爷奶奶会慢悠悠地说:“看,这雪终于下下来了,田里的害虫要被冻死了,真是瑞雪啊!”
寻寻:环卫工人肯定会着急地说:“唉,怎么下雪了呢!我得赶紧去清理路面积雪,冻了可不好喽!”
吕老师:听着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下面我们练习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以“玲玲的语文书找不到了”为例,大家想想在课堂上、课间时、家里这三个场景下,玲玲会怎么说呢?
欣欣:课堂上,玲玲肯定会着急地翻找着,嘴里嘟哝着:“语文书,我的语文书在哪儿呢?”
瑶瑶:课间,她定会着急地翻抽屉,还会大喊:“语文书哪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
可乐:如果在家的话,玲玲会这样说:“老妈,快来啊,我的语文书找不到了!帮我找找。”
吕老师:哈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真实的画面。这就是语言描写的魅力呀。
品读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精神品格
吕老师: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句话:“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过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你们知道这句话写的是谁吗?
乐乐:这句描写的是黄继光,这里通过张开、猛扑、堵住等动作,体现了他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品质。
吕老师:是的,这段话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黄继光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所以,表现人物的品质离不开人物的动作描写。那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
果果:我觉得贴切的动词才能准确反映动作,比如一个“看”字,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瞄、盯、扫视、东张西望等,我们要有选择地使用。
写动作,突出人物特点
吕老师:假如今天考试,结果你睡过头了,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大家来描述一下。
轩轩:我一骨碌爬起来,抓起衣服裹在身上,转身飞奔进洗手间刷牙、洗脸。
瑶瑶:我觉得在动作前加上一些描述性词语,会让句子更加生动传神。
吕老师:是的,可以加拟声词,表示快慢、轻重的词。
轩轩:哎呀,哎呀,我一骨碌爬起来,抓起衣服裹在身上。“啪嗒啪嗒”飞奔进洗手间刷牙、洗脸。
吕老师: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我们要像放电影一样,用慢镜头,将动作写到位。还要学会分解动作,将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按照顺序分成详细的层次。同样,我们用“起床”主题练练看。
瑶瑶:老师,我来说:妈妈先把房门撞开,冲进来,一把掀开我的被子,怒吼道:“都几点了还不起床!星期一就想迟到吗!”接着她甩掉拖鞋,踩在我的床上,将窗帘一把拉开,刺眼的阳光照了进来。
吕老师:看,我们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将人物形象鲜明地呈现出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习作中多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