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提高班之谋篇布局化神功

作者: 毛霞敏

毛老师快步走进教室,笑眯眯地说:“最近有些同学对写游记感到困惑,说自己明明已经收集好写作素材,但是在写作时因思路混乱,导致习作层次不明。其实原因就在于你们在写作时没有进行谋篇布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如何进行游记的谋篇布局。”

沙龙现场1  游记布局有妙招

看着大家欲言又止的样子,毛老师顿了一下,接着说:“在写作中,谋篇布局是重要环节,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紧扣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习作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体。”

欣语眼睛一亮,率先举起了手:“老师,我知道了,《颐和园》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写颐和园给人的总体印象,再分点写颐和园的美景,最后写游颐和园的感受,结构非常清晰。我每次写作前也会思考用‘总分总’还是‘分总’的结构,再思考如何写开头,结尾怎样点题,这样我的习作结构就很清晰啦。”

“说得好!”毛老师称赞道,“开头和结尾也是需要重视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结尾要简洁,可以照应开头,或点明中心,或抒发感情,还可以表达感悟。”

承浩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毛老师,您以前说过写作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海上日出》中作者按照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时间顺序,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太阳的颜色和光亮的变化。所以,我按照这种写作顺序描写自己假期游西湖的经历,展现西湖一天中的日光变化。”

“承浩说得很好,按照一定的顺序能更好地把材料组织起来,合理布局,习作思路就会清晰,表达也能更流畅。”毛老师接着往下讲,“同时,段落间要做好过渡衔接,安排具有过渡衔接的语句,让文章内容更加连贯。如《颐和园》中的‘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一句,自然地从写长廊过渡到写万寿山,使文章整体更加流畅。”

“老师,我有补充!写作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详略得当,抓住最能突出主题或者中心思想的内容或者事例详细写,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略写路上风光及外洞,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展现了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梓琪信心满满地分享。

“大家的发言很精彩,写游记之前要谋篇布局,确定框架结构,合理安排内容,做到详略得当,这样我们的习作才会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下面我们来欣赏向晴同学的习作,看看她是如何对习作进行谋篇布局的。”毛老师说完,屏幕呈现出向晴的作文。

沙龙现场2  品评佳作提认知

游七星岩

“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这是叶剑英元帅在游览七星岩后留下的诗句。七星岩又称星湖,位于广东肇庆,七星岩的位置恰好和北斗七星的位置相符,因此命名为七星岩。

从西门进入,沿着小路,绕过树林,就来到了星岩烟雨湖。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像无数颗钻石在闪耀。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波纹,湖面又像绵延不断的金丝带。湖面上立着一座雄伟的石桥,烟雾弥漫在石桥周围,宛如仙女下凡般幽静,构成了一幅唯美的山水画。

游览完星岩烟雨湖,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一路之隔的龙岩洞一探究竟。洞里漆黑,借着那些石头上挂着的彩灯才看得清路。别看外面骄阳似火,洞内却寒气逼人。洞口宽得可以同时容得下七八艘船进入。是怎样的船呢?一排只可以坐两个人,每艘船只能坐八个人。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坐在船上,一手紧抓着船舷,一只手扶着膝盖,把双脚放在船板上。抬头一看,还有千古诗句刻在石壁上,仿佛纵观历史的长河。大约行了两三丈就拐进角落了,内洞的石壁上自然凸起一个个石块,形态各异。洞里还有一个天窗,能看到外面的景色,游览完洞内,我们就原路返回了。

游完龙岩洞,我们来到天柱岩山脚下。你可别看山脚下只有一片绿葱葱的大树林,头顶上的风景可是美得惊艳。上了山顶,沿着石头路走,就来到了风景亭,七星岩大部分美景尽收眼底,不愧是七星岩顶的最高峰!

你看,丰富多彩的美景;你闻,沁人心脾的清香。七星岩的美景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呢?

慧瑶清脆的声音响起:“作文开头交代写作对象——七星岩,结尾用一个反问句写七星岩的美,照应开头,写出了小作者对七星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这篇习作是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的,游览路线是:星岩烟雨湖——龙岩洞——天柱岩山,整个游览过程写得很清晰。”家贤说出自己的看法。

翊恒站起来:“这篇习作详略得当,小作者重点写了龙岩洞的景色,简单写其他景点,带领我们领略了七星岩的美景。”

家贤趁热打铁点评:“文中段与段的衔接自然,过渡句运用恰当合理。”

“还有呢,还有呢。”班长急切地说,“这篇习作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先写七星岩名字的由来,点明写作对象;再分述介绍看到的美景;最后总写游览七星岩的感受,结构很完整。”

毛老师满意地笑了,说:“同学们,以后写游记就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呀,期待大家的进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