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表“喜欢”

震平:老师,怎么感觉作者都是在写动物的缺点,没写对动物的喜欢啊?

云朵老师:作者究竟有没有表达他们对动物的喜爱呢?我们继续到课文里找一找。

嘉慧:我在《猫》里找到这样的句子,“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虽然老舍先生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猫的古怪,但是在后面又说猫的古怪是可爱的。

一辰:老舍先生在后文还生动描写了满月的小猫们的淘气,通过写小动物不同时期的表现,展现出猫的“可爱”。

云朵老师:看来,作者表面说猫很古怪,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描写,展现出猫的可爱,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辰:老舍在《母鸡》一文里表达对母鸡的喜爱之情时就更直接了,“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这个过渡段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变化。

嘉慧:母鸡会时刻保持警惕保护自己的孩子,“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如此护犊的母鸡让人喜欢。

震平:母鸡发现吃的还会咕咕叫,呼唤它的儿女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多么无私的母鸡。

嘉慧:母鸡不仅慈爱、无私、勇敢,还不辞辛苦。为了雏鸡的安全,晚上也不能安安稳稳睡觉,“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

云朵老师:作者用前后对比的写法,展现出自己对母鸡情感变化的过程。

嘉慧:丰子恺写白鹅时,把白鹅当成人来写,叫白鹅“鹅老爷”,白鹅还有自己的“脾气”。吃饭时三眼一板,有时还责备人们供养不周。从这些字句中,我发现作者其实非常喜欢白鹅。

云朵老师:这几篇文章中,从表面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细细品读,却发现这些语句背后藏着作者对它们的赞扬和喜爱。这样的写法叫“用假讨厌写真喜欢”,也可以称为明贬实褒。这种写法能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强化情感表达,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一学这种写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