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现场2 提“炼”名家结尾之方法

“请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刚刚提到的哪个结尾,为什么?”谢老师问道。

陈淑涵第一个分享:“我最喜欢能让我有所启发的结尾,就像《‘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

谢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启发式结尾”。

“我喜欢《桂花雨》和《走月亮》的结尾,它们传递给我童年的快乐和亲情的美好。”叶崇垒站起来说。

谢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抒情式结尾”。

“有些文章的结尾与课题或者课文内容相互照应,比如《济南的冬天》《桂花雨》《走月亮》,这样的结尾让整篇文章浑然一体。”袁郁霏继续说。

“是的。我们把这种结尾叫作‘呼应式结尾’。”谢老师说道。

钱恒森急切地和大家分享:“我课外读过《城南旧事》,作者在结尾写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暗指爸爸去世了。这样的结尾既有表面意思,也有深层意思,可以引发读者思考。”

谢老师解释道:“我们把这样的结尾叫作‘象征式结尾’。”

“集体的力量就是大,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同学们发现了结尾的奥秘。”谢老师欣慰地说道,“请同学们齐读总结出来的结尾的方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