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现场1 跟着名作学方法

看着大家期待的目光,赵老师笑着说:“我们先来看一段现代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梦痕》的开头,请看大屏幕——”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的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的儿童时代的美丽的梦。

同学们读着读着,不由自主地笑了,原来作家丰子恺小时候也和自己一样调皮。

赵老师随即提问:“同学们,读完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感觉?”

“我想赶快读下去,看看这个美丽的梦里有什么。”王梓丞回答道。

“看来开头抛出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激发阅读兴趣。”赵老师接着说,“文章开头进行环境描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请看《荷花淀》的开头。”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看同学们读完了,赵老师问:“大家看了这一段描写有什么感觉?”

张炜辰站起来说:“读完后,我感觉心情有点压抑,特别是‘夜晚’‘阴森黑暗’‘躲避炮火’这些词语,让人有一种战斗即将打响的紧张感。”

“我觉得敌人随时可能会来残害村子里的老百姓,连星星和水鸟都感到危险就在身边。”叶许哲一脸严肃地说。

“是呀,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文章开头进行环境描写,渲染战争的气氛,增加故事的紧张感。”赵老师点点头,“同学们还见过不一样的文章开头吗?”

李晨曦抢着说:“我们三年级学过课文《海底世界》,开头是这样的: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

“那你觉得这样的开头如何?”赵老师抛出问题。

“读了这个开头,我很好奇,大海的深处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看来,以问句开头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赵老师立即总结。

刘彦泽举手说:“我和妈妈一起读过《林黛玉进贾府》,开头描写王熙凤说的话和她的笑声,我觉得很有新鲜感。”

“你说的是这一段文字吧?”赵老师边说边出示了这段文字——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赵老师接着说:“王熙凤的出场别具一格,显示出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通过强烈的听觉效果,迅速营造场景氛围,抓住读者的兴趣点。”

“赵老师,我还见过用诗词或名言开头的文章,引发读者的思考。”

“赵老师,我看见过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开头的文章,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张皓轩挠挠头,说:“赵老师,这么多的开头方法,我们到底用哪一种好呢?”

赵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写作文时,我们要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开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