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手法表达情感
作者: 白晓春
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阅读要素,指向的是体会和领悟表达方法。首先需要同学们在阅读中理解作家对所写动物的感情是怎样的,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家对动物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深入阅读理解,领悟和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抓住特点写喜爱
阅读完课文《猫》,白老师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冯禹瑶:课文第一自然段总说了猫的特点——古怪。下文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具体说明猫的性格特点。
王梓淇:作者还对猫的心情进行对比描写,表达出喜爱之情。高兴时——温柔可亲,给你抓痒,在稿纸上踩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咕噜咕噜给自己解闷;不高兴时——默默无语。正是因为有对猫的细致观察,作者捕捉到了猫的细微表现,所以由衷地感慨: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林天若:第六自然段中,作者从小猫的“好玩”着手:一根鸡毛都耍个没完没了……特别坚强——跌倒了爬起来,再跑再跌。胆子越来越大,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来到院中,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可见小猫是多么淘气。所以作者这样表达内心感受:绝不会责打它们,对猫的喜爱可见一斑。
白老师:同学们说得真棒!我们写动物时,要学会捕捉它的动作细节,展现它的性格特点,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对比手法表感动
陈依漫:我运用白老师的方法,学习课文《母鸡》时也做了一张表格,大家来看看吧!
白潇然: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对母鸡的两种态度。第一种是讨厌。为什么讨厌呢?文中第一部分用三个自然段来陈述原因——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居功显耀。
阮江西:到了第四自然段,用一个过渡句,表明作者开始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即第二种态度——“不讨厌”。所以第五至十自然段详细写了母鸡的特点: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出一位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鸡妈妈形象,进而表达了对母鸡的敬佩之情。
白老师:两位同学说得有理有据!课文开篇第一句话——“我一向讨厌母鸡”。接着分段讲述原因;缘何“不讨厌”,进行一系列阐述;结尾处,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句话说明作者此时已不是简单地喜欢,而是对母鸡的情感有了升华。文中的“讨厌”与“不敢讨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伟大母爱和奉献精神的赞颂。
明贬实褒显亲昵
白老师:《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又固执,忠诚又可爱的朋友,那作者是怎样在文中表达那份欣赏和爱怜的呢?
杨佳琪:为了表达对白鹅的喜爱、欣赏之情,作者开篇总说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随后从三个方面分说白鹅高傲的表现。
冯天时:课文第二自然段巧妙过渡,前半句说鹅的高傲,后半句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来讲白鹅的高傲,引出下文。
乐静怡:课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从叫声来展示白鹅的高傲,而且与狗进行对比——白鹅:严肃庄重,厉声呵斥。养鹅等于养狗!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不亚于狗的狂吠。
史丘锐:写鹅步态的高傲,仍然运用对比的手法。鹅与鸭步态相似!但鸭子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而且鹅傲然地看着过往的行人,毫不相让,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潘美言:作者用了三个自然段来写鹅吃相的高傲,仍然采用对比手法。
韩慧星: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它吃饭时: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为下文与狗作对比做了铺垫。作者在六、七自然段中运用明贬实褒的写法。看:鹅老爷从容不迫地吃饭时,狗就躲在篱边窥视。等它吃过一口饭,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就敏捷地跳过来,偷吃鹅老爷的饭。一旦鹅老爷早归了,还会伸颈咬狗,厉声叫骂。狗则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白老师:《白鹅》与《猫》相似,运用了明贬实褒的手法,比如文中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我们这位鹅老爷”“替它添饭”“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看上去都含有贬义,但其实言语间流露出的是对白鹅的亲昵和喜爱,写出了这只鹅虽然高傲,却个性鲜明,惹人喜爱的特点。同学们,认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描绘出它们的生动形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