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端午粽
作者: 杜艾青每当端午节临近,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在我的印象里,奶奶包的粽子软软的、甜甜的。
小时候,我坐在奶奶身边,看着她熟练地将一片片翠绿的粽叶叠成锥形,然后小心翼翼地填入糯米和红豆。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的粽子像变戏法一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锅里。
每到这个时候,我会偷偷伸手摸一摸包好的粽子,再舔一舔手指。奶奶发现后,笑眯眯地说:“小馋猫,还没煮呢。”“奶奶,您是怎么让粽子这么香甜呢?”我忍不住问。奶奶说:“这个过程可就复杂喽!”
奶奶说,想让粽子好吃,要先将糯米用热红糖水浸泡一个晚上,使糯米充分吸收糖分,变得更加香甜。然后再把粽叶和糯米煮熟。这样,不仅能保持粽叶的翠绿和糯米的软糯,还能让粽子更容易成形。挑选粽叶也有讲究,清香、翠绿、完整的粽叶为首选。清香的粽叶会把香味渗透进糯米里,完整的粽叶让粽子不容易散落。
当粽子在锅里慢慢煮熟时,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郁的粽香,让人口水直流。
如今,市面上的粽子琳琅满目,但我觉得奶奶包的粽子最香。那不仅仅是一种美食的味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老师小评
小作者开头点明奶奶包的粽子软软的、甜甜的,为下文介绍奶奶如何包端午粽做铺垫。习作围绕端午粽的制作过程进行描写,突出主题。
【作者系上海浦东新区逸夫小学四·6班学生,指导并置评:乔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