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李白过一天

我和李白过一天0

原文

清晨,一抹朝霞洒在了我的书桌上,我翻开那本破旧不堪的《唐诗三百首》。忽然,书中光芒万丈,“哗”的一声,我竟穿越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长安城。

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大街上,我发现有个身穿长袍,拿着酒杯的人。走近一看,竟是大诗仙李白。我迎了上去,给李白行礼问候,他打量我一番,问道:“阁下何人,缘何至此?”我连忙自报家门,并表达了我对他无限的崇拜之情。李白听后笑出声,那笑声爽朗而豪放,仿佛能驱散世间那一切忧愁。

我和李白来到了长安最著名的酒楼。李白拿出了一个大酒壶,痛痛快快地喝起来。突然,我看到李白和一个人招手,那人走过来,此人不正是李白的好友高适吗。他俩作揖行礼,李白问道:“‘莫愁前路无知己’是你的大作吧?”高适答道:“天下谁人不识君!”然后他们相视一笑,把酒言欢。

他们谈天说地,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理,每一句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忍不住把心中烦恼向他们倾诉。李白摸摸胡须,低头轻笑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莫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可以的。”

时候不早了,我向李白告别,他给了我一首他亲自写下的诗稿。我紧握诗稿,一道金光闪过,我回来了。手中的诗稿依然清晰可见,我知道,这是我与李白共同度过宝贵时光的见证,我将永远珍藏这份记忆。

同学发言

李圣民:作文题目很吸引人,和诗仙共度一天一定是特别的一天。可是读了作文,只觉得空洞,应该抓住一个中心来写,并且删除啰嗦的语言。

胡晋华:小作者设置的“遇见高适”很好,可以通过这个人的侧面描写来凸显李白的特点。

邢钰涵:我觉得文中引用“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一句可以作为中心,可以围绕这句展开来写,表达遇见李白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苏老师评说

这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本单元的单元要素是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在故事里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写作之前先要明确目标: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次再思考写什么:自己熟悉并喜欢哪个人物,喜欢这个人物身上的什么品质,想表达怎样的情感。最后思考:编写怎样的故事,怎样在故事情节里凸显人物特性。要在心里列好“写什么,怎么写,写出什么”的“三知”提纲。

小作者穿越到长安城遇见“诗仙”李白,还与李白喝酒谈心,并且遇见高适,想象丰富有趣。但是习作没有明确表达这次“遇见”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模糊不清,而且语言啰嗦,描写不够生动,以致主题思想无从体现,让人读来毫无趣感。如果小作者抓住李白一个特点去写,通过高适的视角去体现他的豁达,从而启发“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再精心组织语言,加入细节和环境描写,习作就完整且生动了。

升格文

我和李白过一天

乔子琪

清晨,一抹朝霞洒在了我翻读的书页上,黑色的字也成了金色的,我盯着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陷入沉思,忽然眼前光芒万丈,只听“哗”的一声,我竟穿越到了长安城!

怎一个“繁华”了得?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宽阔的大街两边,楼阁林立,雕梁画栋,气派辉煌。街市里,人山人海,商贩游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忽然,大家都激动地朝着一个方向挤去,像是追星现场。“李大人,您的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堪称神来之句啊,妙极了!”一听这话,我震惊了:这句诗不是李白写的吗?天啊!他竟是李白!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挤上前高声喊道:“诗仙,我从一千年以后来的,您是我的偶像!”我又恭敬地向他行了个礼,他打量了我一番,疑惑地问道:“你果真从一千多年以后来的?”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你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将进酒,杯莫停,你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春风得意,你说我辈岂是蓬蒿人;白发长,你问明镜何处得秋霜?”李白听后大笑一声,那笑声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忧愁。

李白带我来到了长安最著名的酒楼,酒楼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美酒佳肴,香气四溢。不一会儿,李白的朋友也来了,竟然是高适。他们相谈甚欢,从日落西山到华灯初上,再到皓月当空,伴着胡舞和琴弦,好不快乐。

“果真是仙人的生活,羡慕至极。一千年以后的明月可没有这么亮,人们也没有这闲情,连我们小孩子也没有时间像你们这样赏月。我们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学习不好还要被批评。我好像什么都学得不好……”说着说着,我黯然神伤,叹了口气。

李白仰面豪饮一杯:“哈哈,小姑娘不必叹气,天生我才必有用,你看这大唐繁华,不是一个人创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何必妄自菲薄?”

“是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也安慰我。

说完他们一起朝我笑了笑。时候不早了,我向他们告别,李白还亲自给我写了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留作纪念。一道金光闪过,“哗”的一声,我又回来了,手中的字回到了书上,还是金灿灿的。

我默念“天生我才必有用!”是啊,努力才是王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总有一束光会照耀着我前行!

点评

小作者通过修改,故事情节完整了,思想感情明确了,通过引用古诗,让人物开口说话,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习作增添了诗意,后文点题简洁凝练,中心明确。

【作者系陕西宝鸡市宝鸡智博学校四年级学生,指导并置评:苏淑婷】

上一篇: 我的小松鼠
下一篇: 《牛的写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