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作者: 岳云红
岳老师发现最近的习作中,有的同学描写很生动,语言很优美,但是内容却与主题不符。于是,在自习课上,岳老师便带领同学们针对“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展开讨论。
抓关键词,定习作中心
岳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如何才能做到写作不跑题?
明宇:老师,我觉得首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确定习作的中心。
岳老师:回答得很好!写作文前,一定要先认真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谁能举个例子具体说说你是如何审题的?
雯雯:老师,《好斗的公鸡》这篇习作,中心词是“斗”,内容就要围绕公鸡怎么好斗来写。
晓东:老师,再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这篇习作,关键词是“有趣”,写的事就必须有意思,好玩,让人读后觉得很开心。
丁丁:老师,如果这个题目变成“记暑假里的一件事”,那关键词就是“事”,可写的范围就变大了。
岳老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在写作前,一定要抓住关键词,确定习作的中心意思,这是写作文的关键。但是如果有的题目中没有出现中心词,我们该怎么办呢?
明明:这就需要我们提炼关键词。比如《闲不住的妈妈》,题目里的“闲不住”就是“忙”的意思,所以习作内容就要写妈妈如何忙碌。
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材
岳老师:习作的中心确定了,我们应如何选择材料呢?
伟伟:选择材料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就不去考虑了。
乐乐:老师,我想以《戏迷爷爷》为例,谈谈我的想法。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
☆常给我们讲故事。( )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煳了。( )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
题目的关键词是“迷”,那习作的中心就要围绕“迷”来选材,从给出的材料看,与中心词“迷”没有关系的材料是:1.常给我们讲故事。2.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3.每天看书看到很晚。其余的材料都与中心有关系。所以,就用剩下的那几个材料来写这篇作文。
明宇:老师,我发现乐乐选择的5个材料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爱看戏,二是爱唱戏。
岳老师:明宇真棒!经你这么一总结,习作的中心更明确,条理更清晰了。
明宇:老师,我觉得这样多角度列举爷爷爱看戏、爱唱戏的事例,能更全面地突出爷爷是“戏迷”这个中心。
岳老师:我们一起看看《夏日里的成长》这篇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琪琪:文章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通过描写夏天的植物、动物乃至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和柏油路等事物都在生长的现象,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最后水到渠成,说明人也一样,要在自己的“夏季”尽量地用力地长。
岳老师:琪琪总结得很不错。谁能说说《盼》这篇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彤彤:这篇文章围绕“盼”字展开,描述“我”有了雨衣后盼变天、天下起了雨盼外出、盼雨停等小事件,为我们呈现出童年生活的美好画面。
岳老师: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材,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观点更加明确。
合理安排材料,力求表达生动
岳老师:明确了习作的中心,选择好恰当的材料,接下来就该动手写作了。谁来谈谈如何让习作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金铭:要想使习作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就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的部分详写,非重点的部分略写,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东东:就拿《戏迷爷爷》这篇习作来说,作者列举了爷爷爱看戏的两个事例和爱唱戏的三个事例,从列举的事例的多少就能看出爷爷爱唱戏是习作的重点,要详写。写作过程中,三个事例也不能平均用力,详写一到两个就可以。写法也不能雷同,可以灵活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不同的写作方法来展现爷爷是“戏迷”。爷爷爱看戏的部分略写就可以。
浩昊:老师,要使习作生动,还要注重细节描写,比如下面这个片段就值得我们学习。
“迟到了!”随着妈妈的一声叫喊,我们家瞬间变得一阵慌乱。只见爸爸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跑进卫生间洗了一把脸,然后冲进厨房,拿了一个饼子叼在嘴里,又快速套上衣服,穿上鞋,招呼都来不及跟我们打,就匆匆跑下了楼。眼看着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也快速刷牙洗脸,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早餐。顾不得收拾餐桌,妈妈就背起我的书包,拿起我的水杯,催促着我赶紧出门了。慌忙中我碰掉了衣架上的衣服,打算捡起来,却听见妈妈焦急的催促声:“别管了,快走!”
以后可再也不能赖床了!
宇航:这个片段通过动作、语言的生动描写,把一家人早晨的忙乱、着急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一种如临其境之感。
岳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探讨了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这个主题,希望同学们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真正运用好。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出更多有中心、有内容、有文采的习作。老师期待你们的优秀习作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