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中有趣的屋顶
当你去逛故宫时,有没有发现故宫屋顶的区别?
故宫的屋顶被梁思成称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在故宫建筑艺术中,屋顶的形制大有讲究。
太和殿屋顶:我是故宫最漂亮的“四面坡”
故宫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当属太和殿啦!明清时期,只有新皇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重大典礼才会在这里举行。这样重要的建筑,它匹配的自然是最高等级的屋顶——庑殿顶!
“庑殿顶”一共有五条屋脊组成,所以这样的宫殿又叫“五脊殿”。这五条屋脊正好构成了四面斜坡,有利于夏季雨水顺着四个屋檐流淌而下。作为故宫中轴线上最雄伟壮观的一座建筑,太和殿头顶的这个“四面坡”自然是全故宫最大最漂亮的!而且,太和殿的庑殿顶还是特殊的重檐庑殿顶呢!
“重檐”,就是两层屋檐的意思。它能增加屋顶高度、更好地体现建筑的宏伟雄壮。比起单檐,使用“重檐”的建筑等级更高、更加重要。“重檐”不是只用于庑殿顶的形制中,而是每种古建屋顶都可以通用的设计巧思。
作为最高等级的屋顶,庑殿顶主要用于皇宫和庙宇的主殿,彰显建筑的重要与尊贵。除了太和殿,故宫的午门、乾清宫、皇极殿等建筑也采用了重檐庑殿顶,你还可以在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嵩山少林寺大雄宝殿看到它的身影!
保和殿屋顶:快来数数我的九条脊
自清代开始,保和殿就是科举最高等级考试——殿试的考场!为了彰显保和殿的威严庄重,它采用了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的屋顶——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一共有九条屋脊,因而这种宫殿又被称为九脊殿。歇山顶的名字十分形象,好像一个人在攀爬屋顶,到一半太累了,在半山腰休息了一会儿,再直线上升到达山顶。它前后两面的坡称为正坡,左右两面的坡称为半坡,半坡上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山花。
下次见到有许多屋脊,还带有独特三角形区域的屋顶,你一定能一眼认出它就是歇山顶啦!
中和殿屋顶:我有一顶“尖帽子”
矗立在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的中和殿,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在三大殿中,它显得“小巧玲珑”。中和殿采用了攒尖式的“帽子”,这种屋顶很特殊,它的底面往往是圆形、正方形等多边对称的形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戴了一顶“尖帽子”。中和殿的“帽子”由四条屋脊交汇于最高点,因此也叫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还有一个特点,在这些屋脊的交汇处,有一个圆形宝尖——宝顶。这种设计不仅为了美观,更为了保护下方的木质结构不受雨水侵蚀,增强建筑的稳定性,让建筑更加牢固。故宫中和殿的宝顶还被制成了华丽的鎏金宝顶,更显示出清代皇家建筑的富贵气派。
攒尖顶常常在公园出现,它其实是园林建筑中较常见的亭子屋顶形制。到北京旅游的同学,可以在天坛祈年殿看到三层重檐圆形攒尖顶,去河南登封旅游的同学,还可以在嵩岳寺塔上看到北魏时期的攒尖顶。
丽景轩屋顶:下雨时我就是“双瀑布”
硬山式屋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特点是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形成两面屋坡。下雨时,雨水从两边倾泻而下,形成相同的小型瀑布,略显壮观。
硬山式屋顶的左右两侧多用砖石垒砌山墙,且高出屋顶。屋顶檁(lǐn)木不外悬出山墙,屋面夹于两边山墙之间。代表宫殿:丽景轩。
钦安殿屋顶:我和庑殿顶似“双胞胎”
盝顶是在平面屋顶上沿四周四条正脊上,沿四条围脊相交处又安置四条垂脊,从侧面看与庑殿顶相似,不同的是盝顶四条正脊所围成的屋面是平顶面,如同将从庑殿顶上面切了一部分。代表宫殿:钦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