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小测试(下)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集中体现,学习国学,是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1.按照我国的传统风俗,在农历哪一天喝“腊八粥”?(  )

A.二月初八     B.十二月初八

C.正月初八     D.三月初八

2.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

A.庐山  B.华山  C.泰山  D.峨眉山

3.我国音乐的发展有悠久历史,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宫、商、角、徵、羽

C.天、地、君、亲、师    D.麻、黍、稷、麦、菽

4.被称为荷月的月份是(  )。

A.三月  B.六月  C.八月  D.九月

5.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用来指代的是(  )。

A.教育界      B.医学界

C.文艺界      D.桃园

6.古人对“七十岁”年龄的人的称呼是(  )。

A.而立  B.不惑  C.花甲  D.古稀

7.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  )

A.中秋  B.重阳  C.清明  D.端午

8.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这里的“锦城”“锦官城”指的都是哪一个城市?(  )

A.西安  B.成都  C.重庆  D.南京

9.在“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10.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作品,一篇是《木兰诗》,另一篇是(  )。

A.《孔雀东南飞》    B.《滕王阁序》

C.《琵琶行》      D.《陌上桑》

11.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12.“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1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是《红楼梦》中谁的判词?(  )

A.黛玉  B.袭人  C.晴雯  D.宝钗

14.中国古代创造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名医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15.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

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D.替人制作笔

1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

A.孔子  B.屈原  C.司马相如  D.李白

17.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出自哪部书?(  )

A.《山海经》     B.《世说新语》

C.《西游记》     D.《素书》

18.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

A.子路  B.子张  C.子贡  D.颜回

19.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李广

20.《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  )。

A.赵云,张飞,关羽    B.刘备,关羽,张飞

C.刘备,诸葛亮,关羽   D.关羽,张飞,曹操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B 6.D 7.A 8.B 9.C 10.A 11.A 12.D 13.A 14.B 15.A 16.B 17.A 18.C 19.D 20.B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