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活中,我们总会对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投去羡慕的目光,却不知他们在背后付出了怎样的艰辛,流下了多少努力的汗水。

顾炎武谢鼠

◎赵盛基

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顾炎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家里藏书很多,但经常被老鼠啃得少边缺角。

有一天,顾炎武的一个朋友登门拜访,发现他正在抄写《音学五书》的稿子,就纳闷地问:“我记得这部书稿你已经重抄了两遍了,怎么又重新抄写第三遍呢?”顾炎武微微一笑,淡淡地答道:“这已经是第五遍了。”朋友感觉奇怪地问:“为什么呀?”顾炎武仍然轻描淡写地说:“被老鼠咬了。”朋友这才明白,原来,他抄写了多遍的书稿屡屡被老鼠啃咬坏了,不得不一遍遍地重抄。

朋友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埋怨道:“哎呀!你这个人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你把老鼠消灭掉不就解决问题了?何必这么麻烦、这么辛苦?”谁知,顾炎武却摇了摇头说:“不可!老鼠不但不能消灭,我还得感谢它们呢。”朋友听得云里雾里,一脸疑惑。见朋友不解,顾炎武抬起头来笑着说:“你只见到老鼠咬了我的书稿,害得我重新抄写的麻烦,却没想到老鼠咬我书稿的好处。”“老鼠把书稿咬坏了还有好处?”朋友瞪大了眼睛望着顾炎武。顾炎武接着解释道:“老鼠咬我的书稿,实际上是在鼓励我呢,不然我的书稿一直放在那里,束之高阁,我怎么会想起来反反复复地修改五遍呢?所以说,老鼠咬坏我的书稿是在督促我勤奋修改呢。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感谢老鼠?”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22年6期,有改动)

解读

顾炎武感谢老鼠咬书,听起来有些荒诞,却不难看出顾炎武的处世智慧。他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不爱书,而是坚持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督促自己更加勤勉,不断精进,让书臻于完美。

在苦难中奋进

在2022年1193万报名参加高考的学子中,很多人都认识了一个骑着“扭扭车”的男孩。

因为先天患有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来自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的少年张亮从小就如同“瓷娃娃”一般,一个拥抱、一个大笑、蹬蹬被子就可能让他骨折。和同龄人相比,张亮的个头实在太瘦小了,身高仅有1米3,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学业,相反,在成长过程中,他展现出了更多的乐观和坚韧。

2019年中考,张亮以730多分的成绩考入安徽省示范高中宿松中学。今年6月24日,安徽高考成绩揭榜,张亮总分535分,高出了理科一本线44分。

小小的“扭扭车”,给这个失去独立行走能力的男孩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窗户,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十年的时间里张亮用坏过10辆颜色各异的“扭扭车”,他说“扭扭车”就是自己的“腿”,他还要骑着小小的“扭扭车”走向更远的地方。

(节选自光明网,有改动)

解读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难免会遭受挫折或磨难。从古至今,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地成功,只有那些能够在磨难中坚持不懈、敢于与命运作斗争的人,才是真正的猛士,才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上一篇: 诗歌中的“送别”
下一篇: 西柏坡精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