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景 更入人心

学习完《月光曲》,同学们意犹未尽。

“课文《月光曲》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让人沉浸其中。”卓恩说道。

“特别是其中的景物描写,最能打动人心。‘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读着读着,我仿佛也来到了被月光照亮的屋子里。”一淼一脸陶醉地说。

“幽静的夜晚,轻柔的月光,正是这一切,激起了贝多芬的创作灵感,为下文的发展做了铺垫。”贾茹补充道。

郑杰说:“贝多芬即兴创作的一首曲子,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在柔和的月光下,在清幽的夜晚,皮鞋匠看着月光,静静地听着贝多芬的演奏,展开了联想。”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皓辉沉醉其中,将皮鞋匠联想到的画面熟练地背诵出来。

子赫说道:“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产生无限联想。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满了银光’。‘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音乐节奏越来越快,激情澎湃。我们通过皮鞋匠的联想,可以充分感受到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如此优美,打动人心。”

“这段环境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强大的感染力,而且足以体现贝多芬高超的技艺。”昊洋说道。

大家纷纷对昊洋竖起了大拇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