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二)

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二)0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32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他提供(ɡònɡ ɡōnɡ)的答案,勉强(qiǎnɡ qiánɡ)符合事实。

(2)孔雀开屏的模样(mó mú),倒映(dǎo dào)在水中,像一幅水彩画。

(3)去蒙古(měnɡ ménɡ)草原,不用担心晕车(yùn yūn)。

(4)塞外狂风怒号(hào háo),詹天佑锲而不舍(qiè qì),终于修成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2.下列每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用“  ”画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4分)

(1)信手沾来 热气腾腾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

(2)伶伶俐俐  骄阳似火  娓娓动听

全神惯注(  )

(3)欣喜若狂  热情扬溢  身临其境

追根求源(  )

(4)忐忑不安  无怨无诲  专心致志

见微知著(  )

3.与“虽与之俱学”的“之”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送鲍浩然之浙东   B.通国之善弈者也

C.弗若之矣      D.惟弈秋之为听

4.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4分)

关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关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通过老师的介绍,使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并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飞机上看,地上的房子好小。(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小军说:“我今天加班,你吃饭时不要等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学常识填空。(11分)

(1)诗歌表真情,表现在郑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铮铮铁骨中;表现在王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尽思念中。诗歌可写景,望着一泻千里的黄河,我吟诵起了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我看见草色朦胧,不由得想起了韩愈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用杜甫在《春夜喜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老师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2)小学阶段,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于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张思德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孔子。我最喜欢的外国文学名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的主人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3)文天祥兵败被俘后,以死明志,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挺将军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选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永生”。反动派不让鲁迅发表革命文章,但革命的春天是关不住的,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完成练习。(5分)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克,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1.“遵医嘱”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用”和“服用”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2分)

A.9岁的王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腹胀腹痛。

B.冰激凌是李江的最爱,他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C.赵强参加800米赛跑,只跑了400米不到胃就不舒服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7分)

巡道工的故事

◎徐 岩

①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②“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着草帽,但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③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④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⑤人们从睡梦中惊醒,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沿,一盏红灯明晃晃(  )的,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⑥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 暴)发,道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漂 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⑦“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⑧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  )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工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节选自《北方文学·上旬》2014年第01期)

1.给加点字注音,用“√”在( )里选择正确的字。(2分)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进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分析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给课文分段,并用小标题概括段意。

(3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作文妙招巧积累(十一)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