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花织伞

作者: 杨谨睿

童年的花织伞0

在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把伞柄弯折的蓝色花织伞,每当看到它,我的心中就会生出无限暖意和深深的愧疚。

记得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哭得惊天动地,使劲拽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撒手。妈妈只得安慰道:“睿睿乖,妈妈一会儿就来接你。”“可是那么多人,我找不到您啊!”“妈妈举着一朵‘大蘑菇’,你一眼就能看见妈妈了,好不好?”说着,她从包里掏出一把花织伞,撑开,在头顶晃了晃。我看着漂亮的“蘑菇”神奇地一开一合,瞬间就止住了眼泪。

后来的一段日子,每天

放学,无论晴天还是下雨,只要我一出教室门,总会看见人群中开着一朵熟悉的“花蘑菇”。我蹦跳着

张开双臂,不顾一切地向它扑去。看着那把伞,我很安心。

九岁时,我上三年级。一天早上,我正准备出门,妈妈喊道:“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你把伞拿上,妈妈脚扭伤了,接不了你。”我望了望窗外,蓝天白云,哪是有雨的样子?真搞笑!于是,我抓起书包,头也不回地跑出了家门。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放学时,电闪雷鸣,大雨如注,我被迫留在门岗室等雨停。这时我才想起妈妈早上的叮嘱,心里悔不当初。正当我发愁雨何时能停时,不远处一朵“花蘑菇”慢慢地移动着,近了,近了……透过重重雨帘,我看见妈妈吃力地、一瘸一拐地向我走来。我心里一紧,快速冲到伞下,望着她,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我知道,一定是妈妈看我没拿伞,担心地冒雨来接我。

十一岁时,我上五年级。也许是青春期来得比同龄孩子早,我开始叛逆:偷玩手机,上课不听讲,作业乱写乱画。一天放学,我又在路上玩手机,竟忘了回家的时间。等我心虚地走进家门,只见妈妈坐在客厅,脸阴沉得可怕。“为什么又回来这么晚?”我不敢回答,手插在裤兜里,紧紧攥着手机。妈妈死死盯着我,一把将我的手从裤兜里拽了出来。手机也一起被带了出来,狠狠摔在了地上。一向好脾气的妈妈操起沙发旁的花织伞,对着我的屁股打了过来。我“哇”的一声哭了,妈妈也流下了眼泪。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不认真学习。那把坏掉的伞里,有妈妈的伤心,还有我的无尽悔意。

虽然童年的花织伞已不能再被我撑在头顶,但它永远撑在我的心上,给我温暖,也让我警醒,给予我成长的力量。

点评

文章以一把花织伞为线索,串联起童年的温馨与成长的痛苦,情感真挚,引人共鸣。通过三个不同阶段的故事,展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与教育,以及“我”从依赖到叛逆再到悔改的心理变化。作者巧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花织伞作为母爱与成长的象征,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然而,文章在情节转折的处理上稍显生硬,如“妈妈脚扭伤”与“妈妈冒雨来接我”之间的过渡可以更加自然。此外,对花织伞的描述可以更加细腻,以增强象征物与情感的联系。总体而言,这是一篇情感丰富、主题鲜明的文章。

(马颜欣)

上一篇: 我爱家乡的竹
下一篇: 懂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