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吃奶鱼”
作者: 张祖荣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青岛。来到期待已久的海底世界,我们乘坐电梯,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鱼,比如憨憨的老板鱼、姿态优雅的水母、悠闲的老海龟,名字有趣的护士鲨,还有酷酷的黑鳍鲨、白鳍鲨……四处望去,若空游无所依,像在欣赏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近距离的观感,就仿佛潜入海底和鱼儿面对面地说话。
来到二楼,我看到一处人多的地方,大家都很兴奋的样子,人群中还不时传来惊喜的叫声。这时,我看到了“吃奶鱼”的招牌,惊喜地喊起来:“妈妈,快看,那儿有会吃奶的鱼!”我率先跑过去,伸长脖子去看这“吃奶鱼”的真容。只见一条条二三十厘米长的花鲤鱼,正摇头摆尾地游着,非常好看。当有人把奶嘴伸到水里,轻轻晃动奶瓶,鱼儿们就争先恐后地聚拢过来,用嘴含住奶瓶,用力地吸起来,真是太神奇了!第一次见这种鱼,老妈也非常兴奋,便给我买了一瓶“奶”,这瓶“奶”其实就是料糊。鱼池里的水清得像条玉带,鱼池的中央横卧着一条飞来的“大鱼”,再加上来回游动的鱼儿,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水墨画。我激动地握着奶瓶,弯着腰,一只手扶着鱼池边沿,准备喂鱼吃奶。我想:有鱼过来,我就放低奶瓶,让鱼吃,看看它们是不是真的会吃奶。可是,我等了半天,没有一条鱼游到我眼前来。
看来需要我主动出击了!我刚把奶瓶放到水里,一群鱼儿就疯狂地游过来,前面的鱼儿抢到瓶口,刚用力吸入几口,就被后面饥饿的孩子挤走了。有两条鱼为了吃几口奶,还用尾巴扇起“友鱼”的脸来了呢。哎呀,怎么没有一点儿谦让的美德呢?它们成群结队不停地扭动着漂亮的尾巴,你争我抢地往前跑,动不动就把水甩到我的脸上,还在吃奶时故意学着小婴儿发出“啊啊”的声音。
后来,又游来了一条银红相间的鱼,非常漂亮,我便开始着重喂它。它吃奶的样子有趣极了,不过说来也怪,没有鱼去推它,好像它是这里的女王。我对它说:“你慢点儿吃,别噎着了。”它好像听懂了,但故意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用力地嘬,真是太搞笑了。这时一条不知名的大鱼突然从水里跳出来,把这位“女王”吓跑了。
没过一会儿,奶就被这群吃货们吃完了。
喂“吃奶鱼”真有趣,下次来我一定还要喂“吃奶鱼”。
(指导老师:魏得强)
点评
我们在写事的过程中,除了记叙外,描写也必不可少,毕竟描写很能带来画面感,让读者融进事件里。环境的描写,要有层次性。小作者先让我们看到“海底世界”的总貌,再把目光聚焦到如“水墨画”的鱼池中,最后又把目光锁定在银红相间的鱼儿身上,作者从广角镜慢慢转成了聚焦镜。作者写喂“吃奶鱼”这件事,因为有了层次性和特写镜头,描写就有了镜头的伸缩感。不过,小作者在写“鱼池清得像条玉带”就不太合适了。“清”侧重形容水质,“玉带”则偏重于形状,不能混为一谈。而且“清”是“池水”的特点,不是“鱼池”的特点,比喻不能“错位”哦!
(肖晓旭)